講公開課叫“獻課”,準備優(yōu)質課叫“磨課”,上示范課叫“作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為什么一些精品課成了“淮北的枳”?我認為,歸根結底是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價值取向發(fā)生了偏移。評課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使我們的課堂更綠色環(huán)保,更陽光生態(tài),更有利于師生健康而茁壯地成長。因此,在評課時,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轉換評課角度。
一、從生成看教師的預設
傳統(tǒng)評課更多地關注教師的預設,關注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與過程、作業(yè)設計等,課堂評價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教師的素養(yǎng)和教學功底。至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則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即使有,在評價表中的分值也極低。
教師的預設似建筑設計師所描繪的宏偉藍圖,這個藍圖能否變成現(xiàn)實,必須由學生說了算。所以,在評課時,我們應該從生成來看教師的預設。在課堂上,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實踐探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步生成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結構。這個生成的過程才是課堂評價更應該關注的。教學預設僅僅是教師預期的愿景,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成才是教師教學的落腳點。課堂生成的質量較高,教師的預設才能稱之為高質量的預設。因為生成能綜合反映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環(huán)境等因素的綜合效應,它能從學生這面鏡子中映射出教師的預設是否科學、合理。
當我們把評價重心轉移到課堂生成時,教師就會更多地關注學生,就會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自主質疑解惑、自主反饋評價,就會更多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課堂才會自然本真、樸實無華。
二、從融入看學生的參與
在當今課堂上,你經常可以看到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教師問,學生齊聲答,教師說上句,學生答下句,異口同聲,蔚為壯觀;第二種,教師問,少部分學生答,自然流暢,全面準確,似標準答案;第三種,教師問,老是那幾個學生答,更多的學生是聽眾。
該如何評價這樣的課堂呢?學生參與率高的課就是好課嗎?我認為,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融入而不是參與。融入是指學生知識能力、思想情感以及神態(tài)、肢體的忘我投入,是學生完全融進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神游”于知識與情感的“場”中,在“場”的感召和激勵下積極主動地實施自我探究和實踐。這種融入更多的是學生“神”的傾情投入,是學生思維情感的自覺參與,表面上看是教師的“引”,而實際上是學生思想情感的自覺“順應”進而“同化”。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也許不會有簡單的異口同聲的“是”“不是”等回答,而是異口異聲的各種說法;也許學生的回答不再自然流暢、全面準確,而是簡單片面、句意凌亂;也許有的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而有的學生欲言又止、想說難說。但是,這樣的課堂比那些學生假參與的熱鬧課堂更真實、有效。
課堂評價如果轉向評價學生的融入度,評課者就要全程跟蹤觀測學生的學習過程,采取“望”“聞”“問”“切”的方式,準確把握學生融入的方式、時間和程度,追求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的自覺投入,從而更加科學地看待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那種異口同聲和全班舉手的參與肯定是不能與融入劃等號的。
三、從效率看教學的效果
課堂評價要關注效果: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哪些能力,解決了哪些問題。但是,更應該關注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效率去評價教學的效果。
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所必須追求的最大價值,因為它是教學目標最終實施結果的反映。但這個反映僅是個終端產品,而促成這個反映的途徑、方法、步驟、策略等是不同的,由此導致達成這個效果所用的時間也不相同,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效率不一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評課時只問效果,只問學生是否都掌握了知識、都具備了解題能力,而不關注為達成此效果所采取的途徑、方法、步驟、策略、時間,是典型的只問效果不問效率,也是與新課標的評價精神相悖的極不科學的評價方式。
評價一堂課,我們肯定要看教學效果,但更應該看教學效率,只有高效率地達成教學效果的課,才能稱得上優(yōu)質課。所以,當我們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時,必須要評價其效率,從效率中去看教學效果。這樣,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課堂中的低效率行為:不給目標要求的學生自主學習、不講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的學生自主實驗、不著邊際的大而空的問題設計、顛三倒四不合邏輯的課堂提問、嘩眾取寵令人反胃的課堂表演……實際上,效率拷問的是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藝術,拷問的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水平和教學智慧,拷問的是教師這個“平等中的首席”的綜合素養(yǎng)。評效果主要評的是結果,而評效率更側重于評過程。
要讓我們的公開課、優(yōu)質課、示范課除去浮華,擠干水分,回歸陽光生態(tài),就要在評價上下工夫。只要我們能把評價的目光更多地轉向以上三個方面,更多地從主體發(fā)展的角度去評價課堂,就會逐步校正課堂評價核心價值取向所發(fā)生的偏移。
評課:讓課堂回歸陽光生態(tài)
時間:20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