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1/16
3174次查看
葛軍發(fā)布
尊敬的各位班主任老師、同學們:
新年好!
我是葛軍,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在附中的晨會演講臺上。記得兩個星期前,在“我與校長有個約會”活動中,有高三同學問:“葛校長,你來附中這么長時間了(注:問話時,恰好是來校滿月日),為什么至今也沒發(fā)表正式的就職演說?”
其實,我比在座任何一位同學都更早認識附中。早在27年前,我作為南師大數(shù)學系的實習生,就在附中度過了我教師職業(yè)生涯的最初時光,附中師生留給我的美好記憶也為我一生的教育事業(yè)積蓄了溫暖的正能量。時隔27年,當我從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的任上接受任命繼任附中的校長,在意外之余,我并沒有太多的猶豫,因為我把這當作我與附中的一種緣分,雖然我每年均會與附中的一部分卓越同學相識、相長;我也把這當作一種動力,讓我回到我事業(yè)的新起點,去尋找一個教育者最初的情懷,去和一群優(yōu)秀的年輕人一起書寫附中教育的新詩篇。
正因為懷著這樣的心情,我不想來校伊始就發(fā)號施令,就指手畫腳,而是希望將自己沉入附中這部巨著中,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今天的附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新一代的附中人。
于是,僅從2012年學校各方面,尤其是學生獲得極大發(fā)展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我讀到了這樣一個令人仰慕的附中:
先說高考。2012屆在已有212位同學被清華、北大、美國斯坦福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保送或提前錄取的前提下,高考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有省文科第一名、省理科第三名,另外全省文科前20名中有2人,理科前60名中有5人,二本及以上達線達級率98%以上,創(chuàng)造了附中高考的新高度。2013屆在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取得了特別優(yōu)異的成績:全A率37.8%。年級人均加分3.4分。獲得2013年高考加分的同學占97.7%。在全省領(lǐng)先。
再論競賽。在全國數(shù)、理、化、生、信息、科技創(chuàng)新等學科奧賽中,2013屆學生有178人次獲得省一等獎,有55人次獲得高校保送資格,約占全省總?cè)藬?shù)的1/4,在全省學校中領(lǐng)先,連續(xù)第九年位居全省第一,并有5人次進入全國學科冬令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顧昱洲同學代表我國參加世界信息學奧賽,榮獲國際金牌,成績位列世界第三,中國第一!
如果說,高考和競賽指標可以看作當今學校比拼的硬實力之一,再看其他一些可以視作學生全面素養(yǎng)的軟實力方面吧:
在文學素養(yǎng)方面,第七屆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高三16班姜偉臣同學獲高中組特等獎,在五名特等獎中名列第一;李可鑫、倪想、劉明嘉、趙曦語、湯容同學獲二等獎;于佳匯、揚子瀚同學獲三等獎。
在科技素養(yǎng)方面,在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全國多項科技比賽、全國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全國及國際頭腦奧林匹克比賽、國際青年物理學家競賽、全國優(yōu)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中,林凌、徐宇凡、楊紫彤、刁仝堯、周維熙、邵雅璐、章凱、張靜怡、盧穎等附中同學表現(xiàn)優(yōu)異。在2012年南京市中小學科技創(chuàng)新“星光計劃”項目評估中,我校又喜獲一等獎。學校的“夢想基金”也已經(jīng)先后組織了兩次開題報告會和一次結(jié)題報告會,學生申請并通過開題的項目有二十項,其中已結(jié)題四項,兩件作品已經(jīng)申請專利,兩件作品參加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一等獎并代表江蘇參加全國創(chuàng)新大賽,馬安南同學負責的“地溝油再利用”項目多次受到南京電視18頻道跟蹤采訪。
在藝術(shù)素養(yǎng)方面,我校飛羚合唱團連續(xù)三年榮獲南京市中學生合唱比賽特等獎第一名。
在體育素養(yǎng)方面,在南京市第五屆名校杯籃球賽中,我校班超逸、楊泓曄、趙健捷、劉旭、錢罡、吳啟寅、王子潤等同學組成的代表隊勇奪冠軍。
此外,還有豐富的英語圣誕活動、合唱節(jié)、元旦聯(lián)歡等等,所有這些,讓我深切感受到了附中學子燦爛的青春與蓬勃的朝氣。
這些天來,在我的心中,為附中建立了這樣一個坐標系:橫軸是空間軸,是我這些年因受邀到全國各地講座所了解與熟悉的許多名牌學校;縱軸是時間軸,是27年前的附中與今天的附中之對照。在這樣的坐標系中,今天的附中無疑傳承著歷史上附中自由、活潑、開放、民主的名校大校風范,但同時,在這樣的鮮花盛開、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在由卓越的學生業(yè)績所構(gòu)筑的附中高地上,我也看到了些許深深淺淺的泥淖。
例如,我看到有些附中人自我責任的匱乏。據(jù)說在某個班級,有課代表屢屢要辭職,其原因是部分同學總是遲交作業(yè),每天幾次三番催繳,也只能收到三分之二乃至三分之一。
我看到有些附中人集體責任的缺乏。在百度貼吧上,有同學寫道:“陽光依舊燦爛,風景依舊寫意,校園中吃午飯的時刻總是最美好,但附中標本林都會成為一片垃圾的海洋?!?
我看到有些附中人社會責任的不足。任由父母接送的車輛橫停在校園門口,只為自己少走兩步。
……
這些現(xiàn)象,在20年前的附中是聞所未聞的,也是我在其他學校、甚至是一些與附中不在一個層次的學校所未必存在的。在習慣于談?wù)?10年歷史的宏大敘事習慣中,在長于批判的附中思維習慣中,這些似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然而在我看來,宏大和細節(jié)是必須同時進行才能夠得到理想的框架的。在附中人自我感覺越來越精英化的時代,深刻并不稀缺,宏大并不罕見,但能夠既抬起頭來,仰望星空,深刻地思考,又能夠俯下身去,直面大地,切實地行動;既宏大地勾畫,又細致地琢磨,這才是真正的大氣風范。
幸而,附中人是具有反思精神的,總是在不停的自我反思中前進的。在百度貼吧的那個帖子中,我看到那位同學這樣寫道:“當我們在羨慕別的國家馬路上是如何一塵不染的時候,我們所需要做的也許就是隨手把垃圾精準地扔在垃圾桶里?!痹诟叨?班丁廣宇同學《附中人,你為什么不生氣》的演講中,我看到了附中人超越小我的反思;在高三10班韓沛同學《前方》的演講中,我看到了附中同學“行勝于言”的追求。
聽說,在得知校長更迭時,有同學擔心在新一任校長手中,附中精神還能有幾何?記得還是在“約會校長”時,有同學問我:“葛校長,你有什么能力和自信來擔任附中的校長?”后來有老師跟我致歉說,學生少年意氣,未免言語有些狂傲,但我挺欣賞這種張狂,因為人生不狂枉少年,更重要的是,這句問話背后有著一名附中人對于附中前途和命運的拳拳關(guān)切之心。附中走過了110年的風雨歷程,并不是靠哪一任校長一將功成,而是靠許多這樣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的老師和學生,而我的能力和自信也正來自于這樣的學生,這樣的老師。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附中歷史的書寫者,附中精神的傳承者。
2012,隨著由瑪雅記年演繹出的“末日預言”的終結(jié)而成為過去;站在2013,一個全新的起點上,我希望,我能夠和每一位同學、每一位老師一道,俯身下去,從細節(jié)書寫宏大,用行動續(xù)寫附中新的篇章。
謝謝!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wǎng)所有,如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南師附中校長葛軍教授應(yīng)邀來到徐州市第三中學作專題報告
下一篇:暫無文章
葛軍
校長經(jīng)典之作
聯(lián)系校長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qū)察哈爾路37號
電話:02583469003
郵箱:nsfzxb@126.com
和葛軍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南京師大附中校長—葛軍的官方網(wǎng)站.
技術(shù)支持:中國校長網(wǎng)
中國校長網(wǎng)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wù),長期與數(shù)萬名校長聯(lián)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lián)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