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在线_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今天是:

返回首頁| 訪談中心| 校長雜志| 校長論壇

返回首頁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對話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學校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

專訪: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美琪學校 劉儉國

教師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讓孩子自己永不放棄努力,只有“主體”不放棄,成功才能成為可能。教育讓學生獲得生存的能力,發(fā)展的能力,教育更是一種引導人的力量。實施喚起孩子激情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我是好孩子”的自信。 建校五年來,我校不斷強化“精心、精細、精品”的質量意識,真抓實干,改革創(chuàng)新,按照“個個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責任人”的要求,走內(nèi)涵發(fā)展之路,全面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管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吸收了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零缺陷”理念和“日清”理念,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精細化管理平臺,注重細節(jié),把小事做細,真正做到了督導檢查的經(jīng)?;?,評價反饋的及時化,跟蹤指導的制度化,以實現(xiàn)有效的教與學,使我校綜合教育水平不斷攀升。學校的精細化管理經(jīng)驗在全國以及在市、區(qū)工作會議上作了專題介紹,也應邀在許多學校作專題報告,受到一致好評,學校的“精細化管理100條要求”和“精細化管理100問”一書受到許多校長、同仁的青睞。

學校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

【時間】2008年11月7日

【嘉賓】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美琪學校劉儉國

【主持人】記者

專訪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美琪學校校長劉儉國

哲學家赫拉克力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博學并不能教會人們擁有真正的理解力”,忠誠也并不能保證你所忠誠的對象擁有不倒的基礎。就如航行于大海上的航船,忠誠只是擁有了共同選擇前方,選擇風雨同舟、日夜兼程的伙伴,而真正找到捷徑,到達彼岸還需要一種感覺和智慧,有時候這便是一種思想和理念。

從事教學與管理也是如此,在鑄就風雨同舟的赤誠之心時,更需要一種智慧和感覺。江蘇省知名特級教師、揚州市名校長、邗江美琪學校校長劉儉國,就是一位忠誠與智慧同在的學者。他將一顆赤誠之心融入到教學研究之中,融入到每一個學生之中,融入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觀念中,融入到教育事業(yè)的振興中,融入到教師的希望中。忠誠與思想同在,這正是一位特級教師的成長之路,這更是學校發(fā)展的根基,它成就了一個優(yōu)秀的學校管理者。

正是有了這樣一位忠誠與智慧同在的校長,短短五年辦學時間,邗江美琪學校先后獲得省、市、區(qū)各類獎項達40多項,師生獲得個人獎300多人次。學校先后被評為“區(qū)先進學?!薄ⅰ笆形拿鲉挝弧?、“市素質教育先進校”、“市紅領巾示范校”、“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薄ⅰ笆惺褍?yōu)秀家長學?!薄ⅰ爸袊鞑拷逃檰枂挝弧?、“國家級德育課題先進實驗學校”、 “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示范初中”等榮譽。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在鳥語花香、如詩如畫的美麗古城揚州,本刊記者采訪了劉儉國校長。
創(chuàng)設“對孩子一生負責”的教育

【記者】:劉校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劉儉國】:我的教育理念就是三句話:“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對學生終生負責,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教育成為心心相印的活動;讓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span>

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傾心每一個孩子的進步,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這已經(jīng)成為美琪人的自覺教育行為。

教師最大的魅力就是要讓孩子自己永不放棄努力,只有“主體”不放棄,成功才能成為可能。教育讓學生獲得生存的能力,發(fā)展的能力,教育更是一種引導人的力量。實施喚起孩子激情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我是好孩子”的自信。

我認為,學校不僅要讓孩子取得好的分數(shù),考上好的大學,更要關注孩子的未來,要讓走進學校的孩子人人快樂,人人創(chuàng)造,人人成才。不被學生拒絕的教育才能是打動孩子心靈的教育。教師們就是在用藝術、智慧創(chuàng)造著打動孩子心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

【記者】:劉校長,你從教30多年,在語文教學上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能跟我們談談你的體會嗎?

【劉儉國】:作為老師,我教過初中語文、數(shù)學、體育,但更多的是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我心中,上出高品質的課是我的第一追求。我個人的體會是,做一名好教師首先得喜歡孩子,喜歡課堂,研究教學,但要想上好課,就必須潛心鉆研。在語文教學上,我提出了“激情入境,以情悟道,探究學習,師生互動”的16字教學思想,我教語文非常講究“興趣”的激發(fā),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語文教學需要咬文嚼字,打好基礎,也需要研究 “人文精神”,讓學生去“悟”道,在教學中強調(diào)學生主動學習,強調(diào)師生之間教學活動的心心相印。

我提出的“分步訓練、整體作文”的教學主張在同行中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本人曾參與編寫了《小學作文系列訓練》一書,出版了《作文修改步步高》專著,我還經(jīng)常帶著孩子們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去學習作文,我?guī)е⒆觽冄刂逃^賞過日落日出,紅霞滿天的美景,我們來到草叢中聆聽小蟲啾啾;我們走進小樹林欣賞百鳥在歌唱;我們春天踏青、夏季游泳、秋天野炊、冬日堆雪人……是這些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活,寫作的興致別提有多高了,因為這里沒有作文的框框條條,沒有作文的興趣障礙。一個學生在他的《瓜洲古渡看日出》中寫道:“沒有風,幾乎聽不到浪濤聲,還是那一聲鳥叫打破了江邊的寂靜。船工們開始起錨,朝東方看去,那水天相接的地方,紅色的朝霞在慢慢地消失,露出幾縷光亮。忽然間,一輪紅日,紅得真是太可愛了,一眨眼升出了江面。我從未見過長江水這樣的粼粼波光,也從未見到過長江是這樣的廣闊無邊,在這京口瓜洲之間展示出一幅百舸爭流的美景,我被陶醉了!”這位小作者的感嘆是由衷的,是有感而發(fā),這是美麗的大自然給予的!在擁抱大自然中孩子們寫出了好作文,同時也受到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情感的陶冶。我還讓學生在尋找先輩足跡中作文,學生寫出了一篇篇好作文,比如《踏著陳毅的足跡》、《鑒真從這里歸來》、《蘆葦蕩里的小英雄》、《在京口瓜洲之間》、《古運河頭瓜洲閘》等都是源于千年古鎮(zhèn)瓜洲的歷史題材寫成的佳作。帶孩子走向社會,去了解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為了讓孩子們真正了解農(nóng)村,我們按照瓜洲鎮(zhèn)“東部蔬菜、南部養(yǎng)殖、西部水產(chǎn)、北部苗木”的產(chǎn)業(yè)特點,帶著孩子們?nèi)ゲ说貐⒂^,看農(nóng)民怎樣種菜,并調(diào)查大棚蔬菜,特別是無土栽培的科技知識,既了解農(nóng)民種菜的艱辛,又了解科學種田是農(nóng)民致富的必由之路。帶著孩子們?nèi)ヰB(yǎng)殖場,大家可高興啦,逗逗大螃蟹,摸摸小雞鴨,給小金魚喂喂食,聽聽小豬仔的哼哼聲……同學們來到苗木基地,那常綠的香樟、廣玉蘭,還有棟青、黃芽、棕櫚樹;花卉園地那一串紅正打著花骨朵兒……聽主人說,這些花草樹木每年有一大半要銷到上海市場去。孩子們看看、聽聽、摸摸,都有著切身的感受和大量的積累,更加深了熱愛農(nóng)村、獻身家鄉(xiāng)的感情。他們寫出的《大棚蔬菜長得快》、《長江岸邊養(yǎng)殖場》、《養(yǎng)豬狀元》、《花木場見聞》這些作文知識面寬、語言豐富、感情真實,有的在市、縣獲獎,有的還在報刊發(fā)表呢!比如說,“讓四年級孩子也做小課題研究”的做法就受到教育界許多專家的肯定和推崇,曾在縣內(nèi)外多次開課受到好評,并在縣市“一堂好課評選”中獲一等獎。

我有著濃厚的作文教學研究的興趣,我曾對北京錦山學校的作文教改經(jīng)驗做過探討,對山東煙臺的“作文四步訓練”登門討教,重點探討過朱作仁教授的《作文教學心理學》等專著。就習作例文、作文指導與批改、讀寫例話教學、讀寫結合訓練等都進行過深入的探討,1988年出版了專著《小學作文片斷訓練》一書。從1990年起,我曾對全縣舉行了多次作文教學公開課,還代表邗江的全國實驗點在“全國丁有寬讀寫結合”教材教法研討會上作大會發(fā)言。

“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

【記者】:對于學校這樣一個知識型組織來說,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是第一要素。因為教師既是人才的培養(yǎng)者,也是學校的學術聲譽的奠基者和傳播者,更是優(yōu)良校風、學風的建設者和示范者。

【劉儉國】:是的,美琪學校建校五年來,一直把培養(yǎng)核心競爭力,培養(yǎng)人才作為強校的關鍵。培養(yǎng)人才,留住人才,一定有好的體制。什么才是好的體制,我認為,那就是在工作、生活中關心教職工,通過人性化的管理,用情留人;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有利于學術研究的工作環(huán)境;提倡不斷學習,鼓勵創(chuàng)新,為人才的成長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并不斷改善教職工的待遇。

一所好學校,就要為激發(fā)教師“教”的積極性,培養(yǎng)教師“教”的科學性提供平臺,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的科學性,這樣才能塑造一流的學生,實現(xiàn)“百年育人”的目標。

在知識時代,學生能通過很多渠道了解知識,如果教師不學習就會落后,就會被淘汰。為此,學校要求每個老師“走在學生前面,想在學生前面,做在學生前面?!睘榱俗尭嗟慕處熡袑W習、成長的平臺,學校制定了學歷培訓、技能培訓、交流培訓、專家培訓、課題培訓、自我培訓等多渠道培訓措施,全方位搭建培養(yǎng)人才成長的平臺。正是這個平臺,為美琪學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學校教職工隊伍精干高效,涌現(xiàn)了一批師德好、科研能力強、學術水平高、教學效果突出的優(yōu)秀教師:全校130多名教師中,有省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17人,市、區(qū)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教壇新秀34人。這一大批教學精英,成了美琪學校教學的領頭雁。

【記者】:美琪學校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做到這一點確實不簡單。

【劉儉國】:為了加快名師的培養(yǎng)步伐,在教學實踐中,學校引導教師以“課標”為方向、以課題為突破口,通過各種教學觀摩活動進行自我充電,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師自身也學會了同伴協(xié)作、自我反思。可以這樣說,在美琪學校,“師生互動、動態(tài)生成,課程整合、人文關懷、多元評價”等不再是抽象的理念。為了鼓勵立足校本,求實創(chuàng)新,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根據(jù)自身的學科特點,每人參加一個課題研究或確定一個教研專題,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研究,學期末向學校交一份研究性或經(jīng)驗性論文,并在教研組內(nèi)進行交流。學校專門設立了教學成果獎,對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的或在各級各類報刊中發(fā)表的論文的教師,按級別給予相應的獎勵。

通過開展教學研究,師生們開始共同構建一個個充滿生命力的課堂生活。課堂教學不再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序,而是呈現(xiàn)出豐富性、多變性與復雜性。師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jīng)驗和生活世界在此匯合。

【記者】:據(jù)我們了解,劉校長,你的教育科研成果很多,除了以上所列2本專著以外,1998年出版專著《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修養(yǎng)》,2001年出版專著《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心理素質指導》,另外還有40多篇論文在省、市以上報刊發(fā)表。你也是“揚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教育科研專家?guī)臁背蓡T,“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個人”、“全國德育科研專家”,還是揚州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大家都說你是專家型校長,對嗎?

【劉儉國】:在我們學校有一個共識的口號就是“要教育家,不要教書匠”,教師對教育的理解不能太簡單,教育是有著豐富內(nèi)涵的事業(yè),不能等同于上課、補課、考試、分數(shù)等簡單概念,這就需要老師“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在教育管理崗位上這么多年,我深深地意識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重要作用,我不僅要求每一個教師要投身到教育科研中去,自己也實實在在地去研究并引導、領導、指導教師去研究,1990年我主持了“丁有寬讀寫結合教材教法研究”課題研究,1994年承擔了省級課題“小學考試改革研究”,1998年承擔國家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中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素質發(fā)展研究”的子課題“加強班級心理教育研究”?!熬盼濉逼陂g主持和指導的“努力改進閱讀教學,著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實驗研究的經(jīng)驗還在全國交流,并得到推廣,在省內(nèi)外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2002年又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寫作學會立項的“發(fā)展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和中央教科所的國家“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德育教育體系”子課題等國家級課題研究。這6個課題已有4個結題,并受到專家評委的高度評價。
領導者和服務者的定位

【記者】:劉校長,你曾任6年副校長、16年校長,對學校管理一定有著獨特的思想建樹。

【劉儉國】:我認為,一位好校長應該有“全新的理念、豐厚的文化、科學的方法、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四者有機相加才能成為一校之魂。當然,親和力也很重要,也就是說,校長和教師、學生的關系應該非常融洽,要時刻關注師生的需要。校長在工作上要能沉得下去,要去傾聽師生的心聲,去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我主張校長要做到每日三巡:早、中、晚對學校各巡一次,去接觸、了解一線的師生們,去聽取各方面的看法、意見,這樣能使學校決策更為科學。在管理上,采取剛性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方法,既強調(diào)以規(guī)章去管理約束又堅持以人為本,強調(diào)人性化,處處事事為教師著想,老師對學校的寬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感到很溫馨,這必然轉變?yōu)橐环N無窮的力量去工作。

【記者】:正是由于你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獨到理念和杰出成績,使你獲得了很多的榮譽:1994年,你被評為邗江縣十佳校長;1998年,被評為邗江縣優(yōu)秀校長;2000年,被評為全國小學骨干校長,2004年被評為揚州市首屆中學名校長。

【劉儉國】:作為一校之長,我始終有強烈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 “領導者”和“服務者”。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是有區(qū)別的。管理者是為崗位職責而工作,可以把一所學校管理得整齊、有序甚至有條不紊,不管校長在校還是不在校,教師都同樣工作,但學校不一定發(fā)展得好。領導者是為學校的發(fā)展而工作,淡化個人的身份和職位,提出更領先一步的辦學目標,整合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各種資源和因素,激活師生的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大家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工作。要扮演好領導者的角色,就要不斷學習,爭取走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前列。校長就像是一個扛旗的人,不僅要自己扛好旗,還要團結一大批同心同德的人一起朝前走。

我的另一個角色定位是服務者。我的工作是提供幫助與服務,我要求自己能盡力激勵師生、贊賞師生、關心師生,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他們 “轉”。

【記者】:按照這樣的角色定位,學校在制訂發(fā)展方向和目標時都考慮了哪些因素呢?

【劉儉國】:我們主要從三個角度作了理性思考:辦學要有戰(zhàn)略高度,辦學要從實際出發(fā),辦學要有特色。在制訂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時,辦學要有戰(zhàn)略高度,要求我們瞄準21世紀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方向,用明天對人才的需求規(guī)劃與審視我們的工作,把辦學水平提到一個新高度,我校辦學的目標是“努力把學校辦成具有國際視野、全力服務大眾的有品味、高質量、現(xiàn)代化學?!?。

辦學要從實際出發(fā),就要分析學校的優(yōu)勢與不足,我們提出了“辦適合兒童的學校”、“辦平民喜愛的學?!彼枷?;辦學要有特色,這是辦好學校的必要條件。有沒有特色不是一個隨意炒作的問題。有幾位較強的學科教師,或有幾個較強的教研組,是不是學校特色的真正含義?當然不是,我們力圖從三方面培育特色:(1)營造“三風”:那就是“勤勉、文雅、活潑、奮進”的校風,“愛生、嚴謹、博學”的教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風。(2)堅持“先學后教,過程前移”,實施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學校創(chuàng)建的“預習展示——探究學習——課堂盤點——當堂練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已收到明顯的成效,學校小學部連續(xù)三年五育考核獲得區(qū)一等獎,初中部連續(xù)兩年獲得中考優(yōu)勝紅旗。我們是普通的學校、普通的教師、普通的學生,獲得了地方一流的業(yè)績。(3)學習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全面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形成了創(chuàng)品牌學校的“美琪管理模式”。

【記者】:劉校長,你能把“精細化管理”說得具體一些嗎?

【劉儉國】:建校五年來,我校不斷強化“精心、精細、精品”的質量意識,真抓實干,改革創(chuàng)新,按照“個個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責任人”的要求,走內(nèi)涵發(fā)展之路,全面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管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吸收了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的“零缺陷”理念和“日清”理念,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精細化管理平臺,注重細節(jié),把小事做細,真正做到了督導檢查的經(jīng)?;?,評價反饋的及時化,跟蹤指導的制度化,以實現(xiàn)有效的教與學,使我校綜合教育水平不斷攀升。學校的精細化管理經(jīng)驗在全國以及在市、區(qū)工作會議上作了專題介紹,也應邀在許多學校作專題報告,受到一致好評,學校的“精細化管理100條要求”和“精細化管理100問”一書受到許多校長、同仁的青睞。

分享到:

姓名:劉儉國

所屬學校: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美琪學校

其它校長

校長:許逢春

所屬學校:浙江省海寧市南苑中學

簡介:許逢春,1981年9月師范畢業(yè)后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詳細]

校長:裘志堅

所屬學校: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

簡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實驗中學校長,廣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詳細]

校長:榮俊利

所屬學校:北京大興第一中學

簡介:榮俊利,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詳細]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