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巴蜀學校創(chuàng)辦于1933年,創(chuàng)建人乃原國民政府四川省主席、愛國將領王纘緒,它坐落于枇杷山麓、嘉陵江畔的張家花園,原是一所集幼稚園、小學、初中和高中于一體的聞名遐邇的私立學校。創(chuàng)建初期江蘇教育家周勖成由黃炎培親薦出任首任校長,盧作孚、康心如、何魯等任校董,定下了“公正誠樸”校訓,堅持“兒童本位”教育原則,“手腦并用”教育目標,“教養(yǎng)兼施”教育模式,1937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題“成績斐然”匾額,教育部指定為“優(yōu)良中學”。 1940年9月29日,周恩來站在學校大操場,作著名的《抗戰(zhàn)九問》演講,聽眾席地而坐,達三千多人;11月10日,黃炎培約請馬寅初作《戰(zhàn)爭經濟問題》報告;老舍、郭沫若、鄒韜奮、田漢、胡風、邵力子、沈鈞儒等在校園舉辦了數十場公開抗日演講;華北游擊隊司令趙侗,曾在學校講演報告華北游擊隊與日寇作戰(zhàn)的情況;茅盾、老舍、戈寶權、周而復、郭沫若、陽翰生、夏衍、何其芳、劉白羽、臧克家、姚雪垠、沙汀、艾蕪、艾青等等都多次到校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會議、活動。巴蜀校園,其時成為了抗日宣傳活動的中心。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任國文教員,他作詞的校歌傳唱至今。
1950年新中國解放后,由西南軍政委員會接辦,成為西南局干部子弟學校,鄧小平同志親口指示“一切不動,只許辦好,不許辦壞”。1954年西南大區(qū)撤銷,學校交重慶教育局直管;1955年8月,巴蜀學校一分為三,中學部改為重慶市第41中學校。1958年學校成為重慶市中學界唯一的“重慶市百面紅旗”單位。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1991年恢復更名為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重慶巴蜀中學是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北京大學首批校長實名推薦制中學,清華大學首批自主選拔“新百年領軍計劃”推薦資格中學,連續(xù)五屆入選中國百強中學,2011年入選美國馬里蘭大學評選的中國高中五十強(第23名),2013年入圍《中國頂級中學》名錄,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全國國際象棋高水平后備人才培訓基地,國家體育傳統(tǒng)項目(田徑項目)示范基地、CCTV“最佳雇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學?!焙汀叭珖@文化特色獎”,全國德育先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教育部信息化試點學校,全國少年兒童科學體驗活動優(yōu)秀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基層組織單位,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影響重慶教育十大品牌中學,重慶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重慶市民主管理示范學校。
八十年來,巴蜀中學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學校為國家培養(yǎng)了六萬多名學生,其中不乏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企業(yè)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昌智,國務院原副總理鄒家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閻明復,人事部原副部長戴光前,國家氣象局原局長鄒競蒙,國家關工委原副主任朱琳,重慶市人大原副主任盧曉鐘,重慶市政協原副主席夏培度,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陶晞晦,昆明原市委書記賀興洲,兩院院士李朝義、吳天一、汪應洛、張煥喬、張存浩,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原八一電影制片廠廠長王曉棠將軍,著名物理學家劉寄星、馮登泰,著名醫(yī)學專家劉光耀,著名歌唱家龔七妹、吳國松、匡亞新,著名舞蹈家陳澤美、洪文莉,民生集團董事長盧國紀,電腦報社長陳宗周,國學名人李里,江姐烈士的兒子彭云博士,世界跳傘冠軍劉德欣,國際象棋冠軍黃茜,湖南衛(wèi)視著名主持人楊樂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曾湉……2003年春,原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夫人劉永清校友回訪了母校;是年秋,原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李鵬及夫人朱琳校友親切接見了以傅唯泉為首的校長班子,他們對巴蜀中學給予了高度評價,極大鼓舞了巴蜀師生奮勇向前。
新世紀的巴蜀中學,學校有一個目光遠大、思想先進、銳意改革、開拓創(chuàng)新的領導班子。1998年由時任校長傅唯泉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核心辦學理念:教育以人為本,校長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挖掘潛能,張揚個性是巴蜀中學的辦學特色。培養(yǎng)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龍的傳人,培養(yǎng)具有健康身心、健全人格的文明的人,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學習的智慧的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開放的人,培養(yǎng)腳踏實地、勤奮實干的務實的人,這是我校的培養(yǎng)目標。
在此基礎上,2010年,學校新任領導班子深化提出了“善為根,雅為骨,志為魂”的德育理念。善為根。善養(yǎng)于心,孝慈誠讓;上善若水,厚德濟生。善,乃立人之根本。雅為骨。雅修于情,高潔慧美;雅潤如玉,君子淑女。雅,乃處世之風骨。志為魂。志立于行,堅韌精進;志比鴻鵠,胸懷天下。志,乃成才之魂魄?!吨袊掠?012年第3期以6000余字向全國介紹了學?!吧蒲胖尽碧厣掠奶剿髋c實踐。責任立己,制度立校,是學校的管理理念。學校出版了《尺正明道——巴蜀中學規(guī)章制度匯編》一書,為學校走內涵發(fā)展之路奠定了基礎。
目前,巴蜀中學格局為三校四區(qū):重慶巴蜀中學、金科校區(qū),龍湖巴蜀學校,魯能巴蜀中學,總占地340畝,總建筑面積255601平方米。
重慶巴蜀中學,位于宏偉壯觀的黃花園大橋旁邊,江山環(huán)抱,綠樹成陰,芳草萋萋,花香四季。2013年10月,學校完成了全面改造,成為了“文化風景,育人殿堂”。這里,有全國中學最大的近萬平方米室內體育館;有11700平方米塑膠田徑場,足球場,4個標準籃球場,10個羽毛球場。擁有全國最先進的理化生專用實驗室、全國中學最漂亮的圖書館、多媒體語音室、多功能教學廳、學術報告廳、演播廳和考試監(jiān)控中心等。每間教室裝有兩臺名牌柜式冷暖空調、最先進的電教設施。高規(guī)格的學生公寓,每間寢室有空調、電話、寫字臺、壁柜、衛(wèi)生間浴室等。
1999年9月投入使用的龍湖巴蜀學校,占地25畝,坐落在九龍湖畔,風景優(yōu)美,學風濃厚,是我校高一學生青春追夢的獨立校區(qū)。
2004年9月投入使用的巴蜀中學金科校區(qū),占地40畝,是我校高三學生圓夢大學的獨立校區(qū),校園綠樹掩映,精致寧靜,學風濃厚,成為重慶市眾多優(yōu)秀學子的向往的成才圣地。
落成于2007年9月的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是一所在硬件上在重慶市乃至全國都領先的現代化殿堂級中學,占地163畝,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校園古木蔥蘢,四季花香宜人。教學設施的先進,令絡繹不絕前來參觀的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中學校長、專家嘆為觀止:每個教室配備有價值2萬余元的大屏幕LED交互式電子白板系統(tǒng),兩臺大功率的名牌柜式冷暖空調,在全世界中學界也是絕無僅有的耗資三千萬建設和裝備的魯能巴蜀大劇院,14個標準的塑膠籃球場,10個標準的羽毛球場,35張名牌木質乒乓球臺,一流的現代化的計算機房和實驗大樓,配有空調、衛(wèi)生間的四人一間的舒適的學生公寓……為莘莘學子成才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學校擁有一支觀念新、業(yè)務精、師德高、科研型的一流師資隊伍。上個世紀末期,我校教師袁克眾是國內知名的物理教學專家,他在物理實驗(教具創(chuàng)制)教學有很高造詣,先后40余次受省內外高校、學術年會、重點中學等邀請前去講學,著述有《中學物理課外活動(共五冊)》《初中物理知識表解》等百萬字;我校教師劉懷樂被譽為“中學化學實驗研究專家”,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論文60余篇,專著有《中學化學重點難點實驗研究》《中學化學教學實證與求索》和《中學化學教學思維》等。目前,學校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重慶市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1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重慶市名師2人,特級教師12人,研究員(正教授級)14人,高級教師260余人;全國人大代表1人,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教育工作者)8人,重慶市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育(德育)工作者24人;國家級骨干教師10人,重慶市骨干教師43人;博士2名,碩士100余名;中國數、理、生、化、信息學奧賽高級教練16人;獲全國賽課一等獎23人,獲全市賽課一等獎108人;獲全國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40余人次,獲全市論文一等獎270余人次;教師在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500余篇,創(chuàng)作、翻譯、編寫各類書刊著述(含教材、教輔等)正式出版達400余種;先后有100多位教師赴美、英、澳、加、日、新等國家學習交流。2008年朱波獲中央電視臺迎奧運“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教師組全國總冠軍。2010年青年教師范曉東、彭志明獲中央電視臺英語演講風采大賽教師組全國總冠軍和季軍。
早在1997年底,學校在全市率先為教師配置個人電腦,率先在全國建成中學1000兆校園網,率先在每間教室、每間寢室、每間辦公室配備空調……在市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F在,全校900余名教師每人免費配備了世界頂級名牌筆記本電腦一臺,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全校教職工家庭上網和訂閱教育教學專業(yè)雜志2—3本,輔助教育教學。
學校認為,課程是素質教育的主載體。為此,學校借新課改的東風,成立了課程改革處,專業(yè)指導課程開發(fā)。學校派出40多名骨干教師赴北京等全國各地參加培訓,回校后開設100多門選修課,自編教材,具有多樣性、科學性、實用性特點。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自選研究課題。高2004級自選100多項課題,將其成果向全市40多個區(qū)縣匯報展示,受市教科院和各方好評,獲研究性課程一等獎。高2005級124個課題,初2004級和初2005級共170余項研究性學習成果,現場會也在巴蜀召開,充分展示了巴蜀中學超一流的能力和水平。在重慶市2010年高中全面進入課程改革之際,學校抓住機遇,當很多學校還在摸索犯難之際,巴蜀中學又一次走在了最前列,在2011年成功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巴蜀中學“131”校本課程體系,打造了全國中學領先的財商教育特色課程,推出了由重慶出版社向全國出版發(fā)行的《影響中學生財商的26堂課》財商教材。截止目前,學校開發(fā)了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價值核心,已自編系列文本《優(yōu)雅少女教程》》《正氣歌》《祖國頌》等。其中“優(yōu)雅少女俱樂部”“俊朗少年訓練營”“財商教育”成為最耀眼的校本課程。學?!?31”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受到人民網、中新社、中國教育報、重慶日報、重慶晨報、大渝網等國內外報刊傳媒高度關注,高頻率發(fā)表了200余篇新聞報道,《人民教育》2013年第8期發(fā)表了近5000字的文章《發(fā)掘?確立?打磨?提升——重慶巴蜀中學在城市中學學校文化建設中的策略》,《學校黨建與思想建設》2012年第12期以5000余字的篇幅向全國介紹了財商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課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發(fā)表文章以7000余字介紹了“131”校本課程體系,將巴蜀的課程改革推上了重慶市乃至全國教改的潮頭浪尖,充分發(fā)揮了作為中華名校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開設了巴蜀大講壇,舉辦成功人生系列講座,激勵學生志存高遠,培養(yǎng)“善雅志”的未來英才,講壇先后延請了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巴蜀校友張煥喬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長韋鈺院士、世界著名新儒學代表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著名教育家楊叔子院士、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著名財商教育家湯小明、著名教育家葉瀾、著名作家莫懷戚、著名百家講壇主持人于丹教授、紀連海、瘋狂英語創(chuàng)始人李陽、重慶市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會長葉貴本教授、重慶市孔子儒學研究會會長鮮于煌教授等參與講壇,以他們的成功人生經歷、學術創(chuàng)造等,引領了我校師生精神思想,為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注入了優(yōu)秀的元素,受到了我校師生的熱烈歡迎,巴蜀大講壇的水平可謂全國頂尖。
近年來,學校先后承擔了10余項國家級、省市級科研課題如《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財商教育校本教材研究》《基于巴蜀中學的學校文化建設》等,以此為平臺吸引了300余位教師參加,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為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研究》課題榮獲重慶市政府二等獎和教育部三等獎。
2003年,巴蜀中學將眼光投向世界,成立了專門推進學校國際化進程的國際部,從此,以全球化的眼光,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中華靈魂、世界眼光、現代觀念的世界文明人,成為巴蜀中學新的追求。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并開展了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多種留學項目,不到5年,學校已向世界各地輸送了數百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還曾創(chuàng)下留美班全體學生整班跨入美國名校的奇跡。2013年,我校學生孫啟航被世界最頂級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及應用數學專業(yè)錄取。每年,學校引進優(yōu)秀的外籍教師、校長、專家、外國領事館官員來進行教學、訪問和交流。短短數年時間,巴蜀中學在歐洲、北美等地區(qū)建立了近十所國際友好學校,包括英國愛丁堡圣喬治女子學校,英國巴京艾彼人文體育學校等。2007年,我校與英國愛丁堡的圣喬治女子學校經過國家漢辦授權,正式開設孔子課堂,傳播中國語言和文化。2011年,學校在美國紐約州再建了一所孔子課堂,向當地學生、居民傳播中國文化之美。
近年來,巴蜀中學學生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體育比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豪奪10枚金、銀、銅牌:田濤奪取世界第25屆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唐鵬獲得第九屆亞洲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任品旭同學獲得2013青少年機器人世界杯(RoboCup Junior)總決賽搜救組世界冠軍,劉泓江、桂海航、劉又銘同學獲得季軍,王培海、傅騠等3位同學獲第九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高中組搬運國際銀牌,劉臻、吳艷萍、歐仲航獲第十二屆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創(chuàng)意賽銀牌,雷凱翔同學獲得亞洲與太平洋地區(qū)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APIO)中國賽區(qū)金牌,任杰、張宇翔、徐博聞同學獲得銀牌,譚睿、葉丹、楊至軒、湯定一等同學獲得銅牌;徐媛媛獲2000年世界國際象棋青年比賽女子冠軍,黃茜獲第36屆世界國際象棋女子團體冠軍,肖望奪取泛太平洋世界中學生男子100米和200米兩枚金牌……此外,近十年來,在國內的中學生數、理、化、生、信息等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進入國家集訓隊21人次,進入全國中學生冬(夏)令營110余人次,獲全國一等獎400人次。學校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卓著:李德煒同學在2012年第十二屆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活動中獲得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金牌,是重慶市第一次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金牌。王培海、吳浪、王睿怡、陳紅宇、楊叢銘分獲重慶市第四、五、六、七、八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市長獎。
學校目前有勇奪43枚全國冠軍的國際象棋隊、在全國奪冠的校女子排球隊,在全市奪冠的女子籃球隊,在全市奪冠的女子足球隊,在全市奪冠的校乒乓球隊,在全國都屬于高水平的田徑隊,60余人次獲重慶市一等獎的校機器人興趣小組,在全市奪冠的校管樂隊和弦樂隊(范書英獲全國中學生小提琴比賽第一名),獲中國校園電視節(jié)節(jié)目金獎的巴蜀中學電視臺,獲全國最佳社刊一等獎的巴蜀風文學社(社員張引獲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全國特等獎)、被中央電視臺報道過的愛心社等學生運動隊和社團近百個,為學生體藝特長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寬廣的舞臺。
學校先后承辦重慶市各類市級活動100余個。承辦1996年全國創(chuàng)造教育年會,2001年全國中學生第五屆國際象棋比賽,2009年第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2010年第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2011年第四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等全國級、世界級的會議、賽事,展示了巴蜀中學的風采。
近年來,我校的辦學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到校參觀的領導、專家、來賓的好評:學校涌現了榮獲重慶十佳中學生劉峻琳、張航、廖佐夫、劉景南、陳韻竹,榮獲第九、十屆宋慶齡獎學金的許婧榆和羅欽文,榮獲第四屆中國中學生正泰品學獎的毛令爽,榮獲重慶十佳英才少年的向羅蘭,榮獲陽光少年重慶十佳的陳照豐,重慶市首屆“五心四好”美德少年沈定,勇奪近四年重慶市中考狀元的李奡、韋宇丹、柳宇星、劉峻琳、楊晉川等五位同學,勇摘當年重慶市高考文理科狀元的李玲、張倩、王曉書、屈仁麗、蔡妮芩、何宇佳、羅詩語、戴昊汝等八位同學,學校初中中考連續(xù)十八年蟬聯高分段人數、優(yōu)生率等多項指標全市第一,新世紀來有500多名學生考人北大清華,300多名學生光榮入黨……受到社會和媒體關注,“宏志班”辦學被中宣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專題報道,高2011級1班囊括重慶市高考前5名,16人考入北大清華,被全國眾多媒體譽為“史上最牛文科班”,2011年7月15日晚湖南衛(wèi)視“天天向上”節(jié)目對班主任胡賢正和高考第一名羅詩語、第二名石鎏、第三名羅麗莎進行專訪。巴蜀中學的跨越式的迅猛發(fā)展,搶眼奪目,被社會稱為“巴蜀現象”,媒體將巴蜀譽為“全市普教系統(tǒng)的一面旗幟”。
學校通過“領雁工程”“捆綁發(fā)展”“幫扶計劃”,先后對重慶66中、秀山洪雅中學、黔江民族中學、墊江九中、涪陵高級中學進行了物質和教育教學幫扶。學校在2006年投資創(chuàng)辦了渝東巴蜀中學,現已成渝東南的初中名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送去了我們對三峽庫區(qū)的一份責任和愛心,讓庫區(qū)人民分享了巴蜀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2012年12月,學校與上海紅星美凱龍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創(chuàng)辦涪陵巴蜀中學的協議,拉開了巴蜀中學探索教育集團化的序幕。
巴蜀中學,在歷史的沉淀和現代的輝煌中,正向“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中華名?!鞭k學愿景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