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民族中學位于丹頂鶴的故鄉(xiāng),美麗的嫩江東岸,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中華西路 64 號。
齊齊哈爾市民族中學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多民族的少數民族中學,是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2005 年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高中, 2007 年被評為全國民族中學示范校。有近 160 名教師,其中特級教師 4 人,高級教師 60 人。學校除面向全省招收蒙古、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柯爾克孜、赫哲等六小民族學生外,還面向齊齊哈爾市招收漢族及其他民族的學生,現有 14 個民族 1800 余名學生在校就讀。民族中學已成為全省民族教育的窗口和龍頭校,被譽為黑龍江省少數民族人才的搖籃,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較高聲譽和知名度。
民族中學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人文資源。她的前身是 1928 年 8 月成立于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蒙旗師范學校,該校和 1928 年 9 月成立于奉天的東北蒙旗師范學校合并后,沿革、發(fā)展成為今天的齊齊哈爾市民族中學。作為民族中學的重要奠基人東北行政公署長官張學良將軍不僅積極倡導興辦少數民族學校,還兼任東北蒙旗師范學校董事長。從第一任校長到現任第四十一位校長在這塊育人沃土上辛勤耕耘。八十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播撒真知、傳承文明、樹德育人、科教興國的歷史使命。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堅持“民族、多元、和諧、創(chuàng)新”的辦學理念,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正在走向新的輝煌。
民族中學不斷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雅,令人心情愉悅的辦學環(huán)境。學校占地面積 5.6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2 萬平方米。置身民族中學,那扇嶄新的設計獨特的書卷型大門,引發(fā)莘莘學子的無盡遐想;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藝體綜合樓等特色建筑氣勢恢宏,令人贊嘆;那硬化的道路,寬敞的體育場,造型別致的雕塑,錯落有致的草坪、花壇,使人感到和諧溫馨,已初步展示出現代化學校的雄姿。
民族中學堅持“既要成才,更要成人”的雙重培養(yǎng)目標,將德育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認真落實“全員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點德育”的指導方針,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和諧。學校提出“走進民族中學、走進快樂、走進成功”的口號,民族中學的學生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學,但要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快樂人生,只要有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就會有美好人生。學校還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成長的共性問題,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勢,像春風化雨、雪潤梅花那樣把高尚的道德情操悄然滲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進一步塑造了民族中學理想的學生群體。學校被評為市德育教科研先進學校。
民族中學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具有“三大特色”、“兩大優(yōu)勢”,即民族特色、藝體生特色、人文管理特色;教育信息化優(yōu)勢、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勢。學校特別強調“快樂成功”教育,使學生在平等、和諧、快樂、祥和的氛圍中,提升自信,張揚個性,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和才華。
強化對體育、藝術特長生的教育,是民族中學的一大特色。學校除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外,還建有市內一流的藝體館。在館內學生們或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或做健美操、練跆拳道、或唱歌、跳舞、作畫。特別是每年四月的校園藝術節(jié),具有民族風情的表演,精彩紛呈。校園內,絲竹盈耳,歌聲輕飏,舞姿翩翩,這里充滿歡樂,充滿激情。近年來民族中學已為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沈陽體育學院等院校輸送藝體生 400 余人。民族中學是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特長生基地學校。學校曾獲省第七屆民運會特殊貢獻獎。近年來在省、市的各項體育賽事中學校曾四次獲得集體榮譽獎, 92 人次獲單項獎。在省、市各項藝術大賽中有 103 人次獲獎。
學校一直高舉科研興校的旗幟,承擔國家及省、市科研項目數十項,學校是省級心理健康研究基地。校領導在科研中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教學和課改研究在學校蔚然成風,已形成濃郁的科研氛圍。學校近年來出版了《高中生心理健康》、《高中美術專業(yè)基礎課程》、《達斡爾族史話》、《鄂溫克民族史話》、《黑土情深》等十部專著與教材;在《理論觀察》等國家二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 300 多篇。 2004 年以來,有 180 人次在全國、東北三省及省、市各項學術研討評選活動中獲獎。
民族中學以教師隊伍提高為主題,以青年教師培養(yǎng)為重點,通過拓寬人才引進渠道,依托校本培訓,鼓勵在職進修等形式,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為擴大教師視野,牢牢占領中學教育教學的前沿陣地,學校先后與加拿大、北京、上海、長春等地一些名校開展學術交流和互訪活動。在實踐中,民族中學已打造出一支團結勤奮、教學科研一流的師資隊伍。在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 1 人,有碩士學位的 5 人,有省級骨干教師 4 人,市級骨干教師 60 余人,市級科研帶頭人 12 名, 10 余人被評為省級先進。
一腔熱血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民族中學八十年來,共培養(yǎng) 14279 名畢業(yè)生。早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就有一批學生投筆從戎,報效祖國,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將士。在畢業(yè)生中,有的是造福一方的省、市、自治區(qū)及地、廳及領導干部;有的是造詣較深、著述頗豐的知名專家、學者;有的是蜚聲一方的音樂家、作曲家、醫(yī)學專家,民族、民俗史專家;有的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崛起的董事長、總經理;有的是受人尊重的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普通勞動者,他們活躍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不斷擴大民族中學的聲譽和影響。
八十載的歲月穿透,譜寫了精彩華章。我們的辛勤勞動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和贊賞。
新中國成立后,民族中學領導和教師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胡耀邦、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地方政府為辦好民族中學,在財力、物力上予以巨大的支持。近年來,學校榮獲“全國民族中學示范校”、“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單位”等十五項殊榮。
展宏圖于盛世,創(chuàng)偉業(yè)于當前。在全民企盼教育大發(fā)展、大繁榮的今天,民族中學將繼往開來、追求卓越、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走向全國,把學校建設成為面向普通大眾的、高品位、有特色、有良好聲譽的全國一流民族學校,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