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之魂。秀州中學多年來重視結合社會實踐開展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工作,在傳承華夏文化方面領先一步。已經舉辦到第十屆的中秋詩會和近幾年開始的桃花詩會,成為師生展示才華、傳承經典的舞臺,近期還將十年來的詩歌刊印成冊。
春節(jié),秀州文學社組織大家參與了《浙江日報》發(fā)起的我愛我“嘉”詩歌比賽,歌我嘉興愛我中華;三月,秀州文學社社員又參加嘉興漢風社舉辦的花朝節(jié)活動,又創(chuàng)作了一批詩歌。這些歌詠春天的作品,延續(xù)了多年來開展桃花詩會的傳統(tǒng)。丙申年花朝節(jié)活動在范蠡湖公園舉行。活動內容包括祭花神、花藝學習等。漢風社社長、秀州文學社2002屆分社社長金濤邀請文學社社員參加,秀州中學師生現(xiàn)場朗誦了原創(chuàng)組詩《滿園花季》?;ㄋ嚴蠋燑S慶和,曾參與了昆明、北京、福州海峽兩岸花藝交流會暨心靈花宴策劃并得到認可,他不僅現(xiàn)場教學,還向秀州中學師生贈送了花藝作品。而長達3個月的校園詩歌征集活動評選出8首好詩,由王燕芬校友贊助頒發(fā)了千元獎金。
沉醉萬紫千紅,情定詩意江南。多年來,社會各界對秀中學子的詩歌愛好多有支持。已經故去的著名詩人雷抒雁、汪國真贈書題詞,嘉興水鄉(xiāng)詩人袁士中多次宴請文學社師生,并向每一位中秋詩會獲獎同學贈送書法作品,學校也通過開展《歌中詩篇》選修課,請來了鴛鴦湖詩社藝術總監(jiān)褚元強校友、玉茗曲社社長朱培林校友,為大家傳授古典詩歌。為省語言文字規(guī)范學校創(chuàng)建積累了群眾基礎。
另一方面,學校領導還重視理論建設工作。兩位副校長參加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研究組,和13位老師一起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的研究,2010年結題。2012年,文學社指導老師成功申報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課題《讀寫講三位一體,傳承民族文化》,組建6人研究小組,并在2013年完成了這項省級課題研究,通過了省教育廳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驗收。沈志光校長支持文學社把十年來的詩歌刊印成冊,名為《詩在秀州》,也已經進入排版印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