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1/13
1446次查看
丁延才發(fā)布
《活法》
——活著的方法
日本著名企業(yè)家,一生締造兩個世界500強的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書,我是讀了又讀,而且還準備再讀幾次。太經(jīng)典了,現(xiàn)在社會能看到這樣的好書不多了。他給我很多啟迪,思想的啟迪,人生觀的啟迪。
其一、活著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努力——得到——分配”。稻盛和夫給出的人生公式是“人生的結(jié)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一定是要正向的、積極的,熱情是高的,能力是強的,這樣就會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人生結(jié)果。他用一生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宇宙的意志的體現(xiàn)。宇宙希望人生于世要有作為。即人要有夢想、有追求,為了自己的理想要孜孜以求,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就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問題是,得到以后如何處置你得到的東西。稻盛和夫的觀點是“奉獻于人類、奉獻于社會”。為人類、為宇宙、為自然多做好事,懷有利他精神,這才是宇宙本來的意志。從中我的理解是,宇宙需要在人世間找尋能夠體現(xiàn)他意志的人,此時恰好有這么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想法,而且苦苦追尋結(jié)果,宇宙的意志在火候到了的時候就會從旁邊點播,讓似乎著了“魔”的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項造福于人類的成就從此誕生。名與利會隨之而來。此時,宇宙的意志就會考驗這個名利雙收者的承受能力了,也在考驗該人能否代表宇宙完成“奉獻于人類、奉獻于社會”的意志。可以做到就會功成名就,名垂青史,做不到就會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名垂青史者往往都是在有生之年為了民族、社會、人類積極奮斗之人,即便不成功人類沒有忘記他們。遺臭萬年者,往往是出發(fā)點就是反人類的(希特勒),即便是有積極的意義,成功后把功勞歸為自己,貪圖享樂(袁世凱、李自成)。全然不顧宇宙的意志,自然被宇宙收回。當今社會同樣如此,有的人夢想發(fā)財,一番打拼后成功了,沒有考慮回報社會,一心想著再賺更多的錢,永不滿足,結(jié)果一場金融風暴刮得跳樓者大有人在。宇宙的意志就是讓人努力成功,宇宙的意志更是讓成功的人服務于人類服務于社會。人的成功除了是自己的努力外更多的是宇宙的意志。人真的沒有理由把功勞歸為自己。歸功于己的人必將受到宇宙的懲罰。
其二、活著的方法之二就是靈魂的修煉。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當死去時人的靈魂比降生時更高尚。因此人生就是修煉靈魂的過程。他總結(jié)出人的內(nèi)心結(jié)構(gòu)分五層,內(nèi)層為真我(真理居所),第二層為靈魂(可能附有罪孽),第三層為本能(善惡并存),第四層為感性(感官獲得的),第五層為知性(學習獲得的)。人的一生就要遵照佛祖的指引完成“六菠蘿蜜”: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智慧。日日精進,內(nèi)心禪定,層層剝開內(nèi)心的包裹,就接近了智慧——真我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從中,我人能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掌握讓自己的感官體驗“善”的本領,本能地驅(qū)惡從善,剔除靈魂中存在的孽障,進而看見真我。這個由外到內(nèi)的過程就是人生的靈魂修煉過程。當真我從內(nèi)心中被解脫出來,人就到了佛的境界。內(nèi)心安詳,充滿慈悲、充滿智慧??鬃釉凇墩撜Z》中也強調(diào)修身的重要性,“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他講的修身就是靈魂的修煉,修煉好了自己的靈魂,才有資格齊家、治國、平天下??梢?,自古以來人活著的首要任務就是修煉靈魂。
其三、活著的方法之三就是追求過簡單的生活。稻盛和夫在書中舉了世界著名數(shù)學家廣中平佑的觀點:“看似復雜的現(xiàn)象,其實不過是簡單的投影”。進而得出“通過用三維的觀點來觀察二維的問題,就可以導出簡單明快的答案”的啟示。他認為,生活就應該簡單,要用高維度的視角審視低維度的事物,就會簡單明了。我認為此言正中了人能與宇宙關系的本質(zhì)。人類生活在三維世界里,很輕易就會感知動物等二維思考的生命,而動物等二維思考的生物輕易就會感知草木等一維思考的生物,反之則難以做到。按照此邏輯推理,能夠感知三維的多維生物應該是存在的,只是人類還不能感知。人的三維世界加上與宇宙相通的思想是否就構(gòu)成了四維甚至多維的物質(zhì)呢?如果不能定義這種物質(zhì),可否定義為上帝呢?因此,我認為上帝=人+思想,佛=人+覺悟。當有思想或者有覺悟的人存在時,它可能就是四維的了,此時這個人看待人類的事物就易如反掌了。我想,人活著起碼不要人為地把問題復雜化,能簡單盡量簡單,這是符合宇宙的意志的。
其四、活著的方法之四就是我還有很多疑問。
1、稻盛和夫無疑是成功了,他的活法確實該是人類共同的活法,可問題是不能成功的還是大多數(shù),為什么不成功的人就會人微言輕呢?
2、人真的會有來世嗎?人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人格要高尚,是為了來生嗎?
3、人格高尚的標準怎么界定呢?
4、為什么人類社會越發(fā)展人越覺得痛苦?是不是哪個時代人都不幸福呢?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的都是揭露那個時代的最惡的,怎么好的就傳不下來嗎?
5、人類社會會到大同時代嗎?美國學生生活條件倒是好了,可還得總統(tǒng)動員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這是怎么一回事?
6、人真的那么難認清自我嗎?為什么要認清自我呢?小時候我在農(nóng)村看到鄉(xiāng)親們的生活似乎無憂無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從來不知道自我的概念,難道我們的幸福會比他們多嗎?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wǎng)所有,如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思索人類命運的真正智者
丁延才
校長經(jīng)典之作
聯(lián)系校長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qū)撫順街永明巷12號
電話:041184611980
郵箱:521411@qq.com
和丁延才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遼寧大連八中校長—丁延才的官方網(wǎng)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wǎng)
中國校長網(wǎng)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shù)萬名校長聯(lián)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lián)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