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帳號>>會員登錄
高一語文:賞析必修四《竇娥冤》
趙瑾
【教學目標】
1、了解元雜劇的特點及有關知識,了解本文的背景知識及故事梗概;
2、知道關漢卿及其創(chuàng)作,知道元曲四大家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
3、分析矛盾沖突,把握竇娥的性格特點,認識竇娥善良美好的心靈;
4、體會戲曲的語言特點,理解夸張的藝術手法;
5、把握《竇娥冤》批判社會黑暗的主題思想。
【內容解析】
1、 本單元為戲劇單元,《竇娥冤》為第一課,所以教師應在第一課時簡介戲劇常識:戲劇的定義;劇本構成
;戲劇沖突的重要性。
2、《竇娥冤》屬于元雜劇,有其不同于一般戲劇的特點,故也應在進入文本之前簡介元雜劇的特點:本、折、
宮調等。
3、《竇娥冤》是中國古代戲劇中著名的悲劇,有著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故教學重點之一應放在引導學生體會
本劇的悲劇性及其悲劇效果的形成,力求通過本劇的學習,使學生對悲劇作品有初步的鑒賞常識和能力?!陡]娥
冤》塑造了竇娥這一光彩的人物形象,作為劇本解讀,分析她的性格應為本文學習的又一重點。
4、課文以第三折為全劇高潮。主要講述竇娥指天發(fā)誓,刑場受戮。押赴刑場途中的情節(jié)突出了竇娥善良的心靈
,而指天發(fā)誓,又表現了竇娥對自己蒙冤受刑的強烈憤怒和堅決斗爭,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人物性格。這樣,一個
善良而又富有強烈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豐滿、鮮明地站立在我們面前。
5、歷來評論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關漢卿戲曲語言的特色,即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符合劇中人物的身
份和個性。而另一方面,關漢卿讓三樁誓愿成為現實,從藝術手法上來看大膽想象和夸張,屬于浪漫主義手法。
這種藝術手法的運用既反映社會的腐敗黑暗,刻畫竇娥強烈的反抗精神,同時也是生活在底層人民中的關漢卿想
要表達的懲治邪惡、天不藏奸的良好愿望。
6、關漢卿的劇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的黑暗社會現實,竇娥的冤獄有巨大的典型意義,作家以“人命關天關地”的
高度社會責任感,提出“官吏每(們)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這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強烈地控訴了封
建制度與民為敵、殘民以逞的罪惡。
板書簡示為:
1、二人亮相,悲劇開始;竇父趕考,留下孤女。
2、婆婆索債,險些喪命;竇娥爭理,張生歹念。
3、驢兒下藥,誤殺己父;竇娥蒙冤,被判斬刑。
4、竇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