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nèi)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一)學校概況
洞口一中是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坐落在洞口縣城,分老校區(qū)和新校區(qū)兩部分。老校區(qū)西臨文昌古塔,北接32O國道,南濱平溪,與“鳥過清溪疑仙島”(明·方以智《題洞口回龍洲》詩句)的廻龍洲隔溪相望。新校區(qū)位于洞口縣城硤口路東側,雪峰廣場南面。全校占地300畝,現(xiàn)有建筑面積80213平方米,體育及各類活動場地4.4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13400余萬元,教育教學實驗設施完備,現(xiàn)代教育技術裝備1354余萬元;教學班級68個,學生4331人,教職工318人。在專任教師中,有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97人,中學一級129人,中學二級65人;本科合格學歷100%,碩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結業(yè)7人;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勞模5人;有國家級骨干教師1人,省級骨干教師6人。
(二)崢嶸歷程
學校前身系創(chuàng)辦于1880年的硤江書院,當時院址設文昌塔側(今糧食局院內(nèi)),有學舍三棟,學田1000余畝。由于清末廢科舉,取締書院、義學,興學堂,1909年,硤江書院改為硤江高等小學堂。1943年,李精一等15人組成校董事會,籌建資金,改小學堂為硤江初級中學。1952年私立又蘭中學并入硤江中學,改名私立武岡平溪初級中學,校長肖日如。
1952年4月,洞口建縣,私立武岡平溪初級中學改名為私立洞口平溪初級中學,校長黃開虎。11月,因?qū)W校學生增多,校舍無法容納,在原硤江書院下首(今老校區(qū)所在地)征地35畝,開始建造新校舍。12月,私立洞口平溪初級中學改名為洞口縣第一初級中學,校長鄧鎮(zhèn)中。1954年上學期,師生遷入新址。1958年8月,招收了兩個高中班,遂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0月,更名為洞口縣第一中學。1969年、1971年,學校先后更名為洞口區(qū)中學、洞口縣中學。1975年復稱洞口縣第一中學。
1980年,洞口一中被確認為省重點中學。1981年被被確認為湖南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1984年2月,創(chuàng)辦了教育印刷廠。1985年10月建成田徑運動場、游泳池、高中教學樓。1987年成立了“雪峰文學社",印有社刊《雪峰之春》。1990年被定為省德育整體改革試點學校。1991年上期,重建初中教學樓。1992年上期,翻修校門,并修建臨街門面20間。1994年被定為全國中學人口教育第二周期試點學校和省《中學生心理優(yōu)化及主動發(fā)展教育》實驗學校。1995年6月建成五層樓的教工宿舍和氣勢宏偉的科教樓。1996年下期,修建了辦公大樓。1998年下期,又修建了一棟三室兩廳結構的教工宿舍。1999年上期,修建了新學生公寓。2002年新修了后勤綜合大樓。同年,在中共洞口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學校在洞口縣城硤口路東側征地200畝,投資8000萬興建新校區(qū),修建了極富現(xiàn)代氣息的教學樓、科教樓、學生公寓、后勤綜合大樓,新校區(qū)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
洞口一中近10年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求生存,謀發(fā)展,樹品牌,并正在向第四階段(創(chuàng)精品)過渡。
(三)硬件環(huán)境
在經(jīng)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學校想方設法、加大投資力度,創(chuàng)設了一流的硬件環(huán)境。建成了三大系統(tǒng):閉路電視、校園網(wǎng)絡、音頻廣播系統(tǒng);配備了七種專業(yè)教室:多媒體計算機室、多媒體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棋藝室、鋼琴室;配有先進的理化生、通用技術實驗室,具備多媒體功能的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備課室;擁有標準的體育場、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和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