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1998年,在歷史文化名城榆林這方熱土上,有一個叫梁治平的人,憑借自己的膽識和遠見在榆林這個城市里矗立起一座花園般美麗的校園,這就是榆林高專附屬中學。榆林高專附屬中學是由梁治平校長親自創(chuàng)建,經陜西省教委批準,由社會力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學校位于西沙文化北路,校園與榆林學院毗鄰,占地40畝,建筑面積2.6萬多平方米。
學校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陜北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加快陜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的大背景下,成為我市辦學規(guī)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招生規(guī)模最完善,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民辦中學。受到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解決了部分學生入學難的問題,緩解了我區(qū)高初中教育短缺的矛盾,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合格人才。
十六年來榆林高專附中全體師生在梁治平校長的帶領下,全面實施“五項管理” 和“四項教改”,創(chuàng)造了“四個第一”: 第一個在榆林民辦學校中獲得文科狀元;第一個被陜西省政府命名為 “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學校”;第一個率先從全國十一個省市招聘名師;第一個通過教育部的項目和國際教育接軌。在生源極差中求質量,創(chuàng)造了學生成績“低進高出”的奇跡,有了“狀元的搖籃,名校的沃土”之稱,成為了榆林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
榆林高專附屬中學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98年-1999年籌建階段
附中建設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學校建設初具規(guī)模,分兩期在三年內全部建成。
第一期(1998年10月-1999年8月)投資金1000萬元。修建3500平方米的教學樓一座,并配套建成語音、微機、多媒體電教。修建的學生食堂一座,鍋爐、淋浴室一座;水沖廁所一座;修建學生公寓樓兩座,面積10100平方米;修建學校道路一條,配套水、電、暖的設施,以及鋪設進口草坪。
第二期(1999年8月-2001年8月)投資金500萬元。修建圖書實驗藝術樓一座3000平方米,10畝小型操場一個,一座2500平方米教學辦公樓,小教學樓一座,配套化學、生物、物理實驗室設備??傊萌甑臅r間使學校成為“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的社會力量辦學示范學校。
第二個階段:1999年-2002年創(chuàng)業(yè)階段
1999年秋季開辦,首先建立起一套正常的教學秩序,以規(guī)范教學開始,形成以英語為龍頭,實現成功教育法,逐步形成學校的一套特色。
2000年時學校已有初中一年級6個班,學生270人;初中二年級1個班,學生45人;高中一年級6個班,學生240人。當時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大學副教授2人,講師14人,研究生4人,中學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12人。始終保持一支老、中、青三結合的教師隊伍,實現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環(huán),使教師隊伍充滿活力與生機。并且聘請2名外籍教師長年任課,初、高中英語課實行課堂英語教學。外語是附中的龍頭科目。學校的口號是:即使不能人人升學,也要個個都能成材。全新的觀念,先進的體制,令附中在管理上頗具特色。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將“三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與“四關心”(吃、住、學、病)落到實處。
2001年學校有教學班20個,共計學生1200人,專、兼職教師達到60名,其中高、中級教師占88%。學校還借助榆林高專優(yōu)勢,請進3名外籍英語教師長年任課。學校設有“四大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控制系統(tǒng)、閉路電視系統(tǒng)、現代遠程教育系統(tǒng)、校長辦公系統(tǒng);“五大中心”:圖書資料中心、科學實驗中心、科學實驗中心、多媒體教學中心 、藝術體育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學校突出英語教學特色,堅持“英語強化訓練”“快速作文訓練”等教改實驗。學校實行小班額教學,初步形成了“成功+特長” 的素質教育模式,使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得以充分的發(fā)揮。當年首屆初中畢業(yè)生參加全省“三試合一”升學考試時,總成績位居榆陽區(qū)第三名,其中理化科平均成績名列第一。
為了營造良好的外語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運用外語初步進行交際的能力經陜西省教育廳推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確定,2001年暑假學校舉辦為期4周的“中華營” 夏令營活動,有北美大學生8人組團來校,與學生同吃、同住、同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學校英語教學與國際接軌,創(chuàng)造了榆林教育民辦史的先河,并以“一流的校長、一流的教師、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校園、一流的服務”作為附中精品戰(zhàn)略的終極目標。
2002年時學校有師生員工1400多名,27個教學班(高中12個,初中15個),已成為榆林市發(fā)展速度最快、現代化程度最高,教學設施最完善、招生規(guī)模最大的民辦中學,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附中以“崇尚科學精神,注重人文素養(yǎng),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為辦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學校實行小班額教學,突出英語教學特色,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2002年秋季經國家外事部門批準,將選派2名英語教師和5名高中二年級學生走出國門留學。與此同時接受5名外籍學生來校就讀。學校再次獲準繼續(xù)舉辦“中美夏令營”活動的資格。同年初中畢業(yè)生,總成績400分以上的高分率占41%,人均成績377分,位居榆陽區(qū)第一名;高中145名學生參加高考,其中一本上線15名,二本上線36名.連同三類院校錄取,升學率達96.5%??既∽詈玫母咝J俏鞅贝髮W、陜西師范大學、浙江寧波大學。被評為榆林“市級綠色文明示范學校”。第三個階段:2003年-2008年發(fā)展階段
2003年時學校有1400名學生,28個教學班(高中班、初中班各14個)。管理機制靈活,教學設施完善,已成為榆林民辦教育的“窗口學?!薄.斈?01名學生參加高考,其中二本錄取分數線以上20名,最高成績556分??既∽詈玫脑盒?赏仙秊槿珖?0所名校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yè)大學。同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綠色文明學?!?。
2004年,學校有教學班42個(高中班26個、初中班16個),在校學生2000多名,教職工120名。當年榆陽區(qū)中考前10名中,附中占2名,中考成績在榆陽區(qū)名列前茅,實現“四連冠”。 高中部畢業(yè)生,盡管生源質量較差,但由于師生共同拼搏,參加全國高考捷報頻傳,升學率穩(wěn)定在96%左右,創(chuàng)造了學生“低進高出”的奇跡。高中部234名學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51名,考入重點院校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外語類考生張娜當年中考落榜后選擇了附中就讀高中,高考時競然取得611分的好成績。位居榆陽區(qū)同類考生第7名。
2005年學校有教職工130名,在校學生2000多名,38個教學班(高中班25個,初中班13個)。家有梧桐樹,自引鳳凰來—梁治平校長與時俱進,高瞻遠矚,實施名師戰(zhàn)略。學校以年薪4-10萬元的優(yōu)厚待遇面向全國招聘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引起各地教師的極大關注。學校在認真考察和反復試講的基礎上,最后選定南方以湖南、湖北為中心,華北以山東、河北為中心,東北以黑龍江為中心,已在全國十一個省招聘了15名中青年高級教師。這些教師業(yè)務精湛、愛崗敬業(yè),在教學、教研工作中都有自己的輝煌業(yè)績,并能獨樹一幟,將給附中帶來新的辦學理念、新的教學經驗、新的生機活力。同年參加高考248人,本科上線60多人,其中梁薇同學外語以單科成績141分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初中部參加全省“三試合一”中考,年年成績顯著,名列前茅。其中馬景學同學中考獲得榆陽區(qū)第四名的好成績。
2006年在校學生2000多人,35個教學班級。梁治平校長從全國各地招聘名師,創(chuàng)辦了附中補習部,盡管首屆補習部才招收了33人,但是附中已經成為了榆林民辦教育的“龍頭”、“窗口”。 更錦上添花的是學校與全國名校哈師大附屬國際實驗中學簽定共建協議,使高專附中擁有一批觀念領先、品德高尚、業(yè)務精良、綜合素質好、科研型和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隊伍。同年2月被授予安全單位,市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8月華夏藝術風采國際交流選拔活動中,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2007年學校有39個教學班(高中班25個,初中班12個、補習部2個),在校學生2356名,教職工140名。學校實施了分層次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和特長,使學生的弱勢學科不再頭疼,使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到盡情的施展。充分發(fā)揮外語特長,進行有特色的外語教學,長年連續(xù)不間斷地聘請外籍教師,利用國際交流協會AFS項目,每年都向國外輸送交流的老師和學生,開展中美夏令營、李陽瘋狂英語等活動,提高學生自我感知和學習英語的能力。
附中全體師生拼搏,以人為本,正應了一句古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2007年王慧慧同學一舉奪得全市文科狀元,并被北京大學錄取;同時王彥同學被吉林大學錄取、高愛玲同學以數學滿分被北師大錄取……進入全國50所名校的學生達到21人。他們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使高專附中的教育熠熠生輝,在榆林民辦教育史上創(chuàng)造奇葩。
情系寒門學子路,意為塞上育棟梁。2007年中央電視臺心連心節(jié)目組與我校師生聯歡并進行現場直播,市長和市團委給附中考上大學的寒門學子送來27萬元助學金。同年7月高專附中學生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率先向全市中小學生發(fā)出 “雙創(chuàng)”倡議書,受到榆林市市長李金柱親自批示。9月高專附中被市區(qū)人民政府、中共市區(qū)委評為“民辦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學校有教學班42個(初中10個班、高中30個班、補習部2個班),共計學生2677名,全校教職工150名。當年是中國的幸運年,注定會成為高專附中紅運年。高考更是喜人,600分以上人數,一本、二本升學率穩(wěn)居榆林市城區(qū)中學第二。張變榮同學更是以數學滿分(150分)摘取了全省單科狀元,被北大錄取,附中成功實現北大兩連冠。同時補習部08年升學率居全市第一。同年4月獲得市直機關單位“五四紅旗團組織”。八運會上高專附中一鳴驚人,以參賽團體獎牌總數最多的成績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5月在榆林城區(qū)中學生廣播體操比賽中獲得高中組三等獎、6月為祖國加油,為奧運喝彩,在榆林市城區(qū)大中專院?!袄怖膊佟贝筚愔袠s獲“優(yōu)秀獎”。
第四個階段:2009年至今成熟階段
2009年學校有教學班43個,初一年級120名、初二年級236名、初三年級215名、高一年級811名、高二年級725名、高三年級429名、補習部200名共計學生2736名,全校教職工168名。
2009年學校在校園南側修建教學樓一層,工程總造價為85萬元。恰逢學校建校十周年,為了進一步改善校園環(huán)境,迎接教育局“校園文化建設巡回展”,又投資75萬元,硬化了校園路面,種植花草,將教學樓、公寓樓全部燈更換為節(jié)能燈,并為校園內增加路燈4根,同時為了滿足住校生伙食問題,學校又增加一個食堂,并為學生們修建了兵乓球場地設施,還制作了大量校園文化宣傳標牌、標語,讓整個校園更加充滿文化氣息。
十年薪火相傳育天下桃李,數載艱苦創(chuàng)業(yè)鑄附中精神。2009年7月10日附中迎來她10周年慶典,學校立足榆林,面向陜西,服務全國,勵志教育、成功教育更是附中育人的亮點。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全能型國際人才,實行根本性的改變,將教知識和教做人結合起來,在學習中教做人,在做人中去學習的辦學理念,踐行了辦學目標“讓每一個充滿夢想,讓每一個人走向成功”。同年羅芳同學在高考中又一舉奪得全市文科狀元被北大錄取 ,學校高考600分以上達到11人,二本上線人數達到258人,附中成功實現北大三連冠,狀元兩連冠。同時,補習部09年升學率穩(wěn)居全市第一。
2010年學校有教學班47個(初中6個班、高中37個班、補習部4個班),共計學生3262名,全校教職工175名。隨著學校升學率的提高,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為了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改善辦學條件。在南教學樓上再加建教學樓兩層,工程總造價為300萬元。投資160萬元,種植松柏樹50株及若干花草,將所有教學樓鐵窗更換成鋁合金窗戶,教室地板換成花崗巖,更換桌椅600多套。特別投入40萬元進行食堂天然氣改造,使食堂面貌潔清一新。為了穩(wěn)定教師職工,增加福利待遇,投資10萬元辦起職工食堂。
2010年7月根據國家今年新出臺的《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所提的人才培養(yǎng)體制改革的思路:更新教育觀點即樹立全面發(fā)展的觀念,人人成才觀念。梁治平校長帶領教師將自己的辦學實踐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梳理和總結,親自主持編寫了《榆林高專附屬中學五項管理》這本小冊子,隨后又編印了《五項管理學習手冊》,在全校開始推行和進一步探索“五項管理”人才培養(yǎng)、特色辦學新模式。重新塑造學生人格,以教會學生規(guī)劃人生,建立目標,實現目標,學會自我管理,解決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對國家課程進行二度開發(fā),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的學校課程。在教學上實行分層次教學,即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學生任務分層,評價體系分層。實施“五項管理”,促進了多數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大家積極探索分層教學的課堂實現方式,努力貫徹“低起點、小步子、多交流、快反饋”的課堂教學策略,精講多練,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學習的樂趣,變得越來越自信了,學生由大面積掉隊變?yōu)榇竺娣e進步。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和特長,最終使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因此得到新聞媒體高度關注,《華商報》、《榆林日報》先后三次對此做了專題報道。
2010年梁校長親臨班級面對面為學生講授“五項管理”和“人生規(guī)劃”課,很多學生表示這種管理方式、教學理念非同凡響,因為他倡導從規(guī)劃每個學生的人生開始,從樹立和實現每個目標開始,使學生的內心受到震動,心態(tài)開始轉變,再也不用擔心會落在別人后面,因為他們堅信在學校正確方法的引導下,心中的目標會一步一步實現。從而打響了“追夢行動”的戰(zhàn)役,拉開了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充滿夢想,讓每一個學生從附中走向成功的序幕,通過“尋夢、追夢、圓夢”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安排 ,為學校校“五項管理”、“分層教學” 的推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0年高考形勢更是喜人,李峰同學再一次奪得榆林文科狀元,一本上線人數283人,二本上線人數445人,二本以上升學率40.45%,附中成功實現北大三連冠,狀元四連冠。同年在榆陽區(qū)職工、學生春季越野賽中榮獲團體第二名,教師團體第二名、學生團體第三名,其中教師男子個人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第五名,女子個人第一名;6月在榆陽區(qū)“依法禁毒,構建和諧”禁毒演講比賽中榮獲個人二等獎。
2011年學校有教學班49個(初中6個班、高中37個班、補習部6個班),共計學生3800名,全校教職工185名。學校投資共計800萬,其中投資了350萬元新建教學實驗樓一座投資;投資180萬元在原有理、化、生實驗室的基礎上,又新建了標準化的物理實驗室和儀器室,化學實驗室、儀器室和準備室,地理、歷史教室;投資了250萬元更新改造的燃氣鍋爐及設備可供全校冬季取暖,開水房符合衛(wèi)生標準;投資20萬元購置磁性黑板50塊,訂購課桌凳800多套,購置宿舍用品柜50多個。校內操場和道路全部硬化,排水通暢,校園優(yōu)美的綠化環(huán)境、干凈整潔的衛(wèi)生。
2011年9月梁治平校長帶領中層人員參加了全國普通高中教學管理大會及臨川一中、臨川二中高考備考經驗交流會。10月再次與副校長到廈門參加全國中小學教育教研研討會。高專附中在梁治平校長不斷學習中革新,學校繼續(xù)推行的“五項管理”, 截至目前,還沒有哪一所中學的管理模式會這樣系統(tǒng)的針對每個老師和學生,是全榆林市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在市區(qū)教育局正確的領導下,學校辦學成果顯著,有了“狀元的搖籃,名校的沃土”之稱。同年高考再創(chuàng)輝煌,二本上線人367人,三本上線787人。在“316”評估中榮獲全市民辦學校第一名的殊榮。
2012年學校有教學班56個(初中6個班、高中43個班、補習部7個班),共計學生3900多名,全校教職工195名。為了適應學校發(fā)展和榆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梁治平校長為學校確立了 “創(chuàng)辦有特色、高質量的省級標準化高中”的奮斗目標。高專附中與榆陽區(qū)政府簽訂了高專附中新校區(qū)建設協議,征地300畝,新校區(qū)擬設120個教學班,每班55人,容納6600人,教職工240人,總建設面積為11.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樓28000平方米,圖書實驗、藝術樓10000平方米,教職工餐廳8000平方米,開水房、配電室等設施3000平方米,400米環(huán)形跑道,籃球場、排球場等附屬工程,現代教育中心600平方米。計劃用3年的時間把新校區(qū)建設成為一所精心設計具有時代特色、環(huán)境美、自然美和人造美的花園式的陜西一流民辦學。
2012年高專附中在德育教育中實行勵志教育,以補習部學習《洛克菲羅留給兒子38封信》為先導,全校以《洛克菲羅留給兒子38封信》為教材,在全校實行每周一一封信的勵志專題班會,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一位父親對兒子愛,更多的是教會他們生活的真理和為人處事、社會生存立足的本領。當年高考再創(chuàng)歷史佳績,馬波同學第五次摘取全市文科狀元,同時王扣同學以632分排名全是第五名;學校升學率榮登99%歷史雄關,二本上線突破600人大關,實現了三年翻三倍附中人的雄心壯志。同年2月被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評為“榆林市實施素質教育優(yōu)秀學校”。
2013年高專附中現有教學班59個(初中年級4個班、高一年級15個班、高二年級17個班、高三年級15個班、補習部8個班),共計學生4000多名,全校教職工220人。學校建設起了一支高素質的,老中青平衡發(fā)展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5名,本科生154名,專科生6名,高級教師10人,一級教師15人。高、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均為100%。
2013年高專附中根據《教育規(guī)劃綱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探索創(chuàng)新,梁治平校長再次提出“四項教改”:第一項,教材的二度開發(fā),建立分層教學;第二項,課堂上實施“精講精練”;第三項,對學生的評價體系的變革;第四項,教改選在“育人”和“教書”的結合的突破口。附中實行的“四項改革”迎來豐碩成果,今年揭曉的高考成績,高專附中本科上線人數歷史性突破1000人大關,重點大學突破260人大關,各科成績隨著“四項改革”的深入都獲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學校先后被中共榆陽區(qū)委、區(qū)政府以及教育局等政府部門多次評為先進單位。
2013年梁治平校長親自帶領教師到外省名校參觀學習,先后四次投資20萬元共組織了60多人次去河北衡水、山東杜郎口、昌樂、即墨、西安等地名校參觀、交流、學習。老師們深入名校操場、課堂、教師辦公室、學生宿舍,實地觀看、親身體會、訪問、攝錄、記錄、索取材料、聽取報告等途徑,學習衡水二中、昌樂二中等十多家課改名校先進理念與經驗,結合我?!拔屙椆芾怼焙汀八捻椊谈摹钡奶厣k學新模式,重新塑造學生人格,實施“四關”政策。
并且全面實施了“精講精練”的課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梁治平校長決定在這基礎上各學科中開展一項重大實驗項目:“三案、四環(huán)節(jié)--高效課堂”改革,為了有效推進“三案、四環(huán)節(jié)--高效課堂”實驗工作,舉行“高效課堂”展示引導競賽等一系列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學校自建校以來就格外的重視社會公益活動,每年要設???0多萬元對貧困學生進行幫抉,每年要拿出10多萬元??顚ζ穼W兼優(yōu)的學生進行獎勵。學校配合市里的文化活動承擔了中央電視臺第七頻道與我校師生聯歡活動,奧運火炬的傳遞活動等大型活動。尤其在四川地震之后,學校率先倡議全校師生共為災區(qū)捐款3萬多人民幣,入冬之后又為四川北川中學捐衣捐被262件;在團市委的號召下,全校團員為路遙的弟弟捐款二仟多元等等,用實際行動教會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
時代在向前發(fā)展,教育必須走在時代的前列,高專附中將在梁治平校長的領導下,全面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更新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堅定不移地推行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推廣“五項管理” 、“四項教改”、“三案、四環(huán)節(jié)--高效課堂”特色辦學新模式,致力打造民辦西北品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