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校發(fā)展,提升學校辦學層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在全國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課程改革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思考提高中小學校長科研領導力的問題具有深遠的意義。作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推進第一責任人的校長,應該切實擔負起歷史的責任。筆者認為中小學校長提高教育科研領導力可從“八個一”上下功夫。
一、建立一套制度。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用制度來引導和規(guī)范教育科研活動。一是校級領導帶頭搞科研的制度。校級領導應帶頭參與并負責一個研究課題或子課題,能夠適時了解研究動態(tài),發(fā)現問題并及時修正,有利于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學校科研力量。二是教育科研職能部門的管理制度。三是教研組、備課組的管理制度。各教研組、備課組除要配合教務處抓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外,還要按照學校要求,結合學科教學實際,開展相關主題的研討會,每學年每個教研組、備課組都要有課題研究的任務,要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四是課題組管理制度。按照課題計劃開展科研工作,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進行。課題組長組織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組成員的研究任務,及時向??蒲刑幫扑]組內教師的科研論文、經驗總結。五是教育科研保障制度。校長應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設科研的有利條件,確保教師搞科研有時間、有資金等條件,要盡可能地為教師服務,解決教師在教育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六是教育科研獎勵制度。根據需要,學校制定教育科研的短期、中期、遠期目標,確定責任科室及相關人員,每學期或學年評出優(yōu)秀、達標教研組和備課組,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科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在評優(yōu)、職稱、培訓、外出學習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
二、抓好一支隊伍。只有走教育科研之路,才能創(chuàng)造學校教育興盛之氣象,才能打造學校優(yōu)秀教師之隊伍。也只有建設好教育科研隊伍,才能保證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要構建好科研系統。形成“校長——主管教學(教研)副校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教師”這樣的教研網絡。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聘請兼職教研員。其次要引領科研隊伍的成長。建立教師教育科研管理檔案,扎實搞好校本教研,做好在崗培訓,引導教師合作教學,鼓勵教學反思。使得教師在參與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地去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不斷地變革教學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實現真正的成長。從而學校的科研工作也得以快速推動和發(fā)展。
三、找準一個支撐。怎樣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科研工作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應該以具體的課題研究為支撐。
課題研究對總結推廣學校教育教學成果,提高教師能力,提升學校辦學層次有著重要作用。而如何選好課題是關系到教育科研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并取得成果的關鍵。學校的科研課題應面向教育教學實際,以應用研究為主,微觀研究為主,行動研究為主,特別是一些與實際工作相聯系的學科教學研究或專題研究,腳踏實地地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把重點放在為學生、教師、學校的發(fā)展服務上。在選題時應把握四個原則——課堂改革的需要、學情的需要、可操作的需要、統籌兼顧的需要。通過課題,發(fā)揮每個教師的特長,集中各方面的優(yōu)勢,攻克難關,便于形成科研合力。
專家的引領是校本研究向縱深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作為校長,應該擴大自己的視野,外引內聯,充分借助專家的支持與指導來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
四、把握一個落腳點。課堂是催生教育智慧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落腳點應該是課堂教學。作為校長,應該引導教師把提高課堂效益作為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切實提高課堂的效益,提高學生素質。
五、搭建一個平臺。學校要盡可能地為科研工作搭建平臺。引導教師主動學習、合作教學,給教師提供一個專業(yè)成長的平臺。鼓勵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參加培訓,給教師一個開闊科研視野的平臺。組織開展各類科研活動,給教師一個展示科研成果的平臺。如參加公開觀摩課、賽課活動,加入科研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等。教師們只有參與到這些科研活動中,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進而利用教學一線的平臺,將自身研究的成果付諸實施。
六、營造一種氛圍。一所學校應有自己的科研文化和學術空氣。作為一校之長,應積極營造一種敬業(yè)奉獻,教學出成績、管理出業(yè)績、科研出亮點的良好氛圍;引導教師樹立起“科研興教”、“向科研要質量”、“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教師是教育科研的主力軍”等新觀念,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科研活動,使學校的學術研究持之以恒,有聲有色。
七、注重一個目標。教育是一門“人”學,必須盡可能適應未來社會對各類人才的基本要求,重在培養(yǎng)學生成材的基本素質。教育科研工作應切實注重“育人”這一目標,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而開展。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理念,使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愉快的成長。教育科研應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從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向以學為中心,教圍繞學轉變;從教支配于學,學服從于教向教學相長,教為學服務轉變;從備知識,滿堂灌向備情景、備活動,促進交流與合作轉變;從注重教法忽視學法向教法與學法并舉,關注學習過程轉變;從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向師生互動,共學共進轉變;從忽視差異,分數掛帥向尊重人格,關注差異轉變;從師道尊嚴,高高在上向平等交流,共同發(fā)展轉變。引導每位教師更新觀念,注重教育的主動性、差異性和持久性,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智力類型、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和人生目標的研究和指導。
八、形成一種文化。加強教育科研文化建設,形成鮮明的科研文化風格。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應實現三個轉變:從少數人參與向全員參與轉變;從零散研究向重點突破轉變;從注重數量向追求數量和質量并重轉變。為了達到“三個轉變”的目標,在具體的教育科研文化管理中,應該明確學校教育科研的性質和地位,使科研與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分層樹立標桿,鼓勵用隨筆、案例等形式進行研究,讓全體教師都能夠參與其中,以拓寬教育科研的廣度;要明確學校教育科研的方向和特色,確立導向機制,集中力量突破重點課題,追求科研的深度;要強化學校教育科研的功能,使教育科研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要完善評價機制,從而促進教育科研文化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學校的發(fā)展越來越走上內涵發(fā)展的軌道,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將會日益突顯,越來越成為學校發(fā)展的引擎和助力器,成為學校發(fā)展的靈魂和根本。可以說,中小學教育科研蓬勃發(fā)展之時,就是基礎教育成功之日。作為一校之長,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領導力。
上一篇:我心目中的完美教育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