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國光中學由華僑領袖陳嘉庚的女婿、新加坡著名華人實業(yè)家、慈善家、教育家李光前創(chuàng)辦于1943年,學校座落在李光前先生的故鄉(xiāng)梅山鎮(zhèn)競豐村。1956年被福建省教育廳確定為省重點中學,1961年起學校由國家接辦,改為公立學校。1982年重新確定為省重點中學、重點僑校。1996年初晉升為一級達標學校,2003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近幾年,學校先榮獲福建省“文明學?!?、“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薄ⅰ艾F(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薄ⅰ熬G色學?!薄ⅰ绑w育特色學?!钡仁囗検〖墭s譽稱號,被《福建日報》譽為“僑鄉(xiāng)第一?!?。
國光中學原為完全中學,為了擴大優(yōu)質高中辦學資源,1999年秋經南安市人民政府批準,進行高初中分開辦學的改革,成為一所獨立高中。目前,教職工有215人,特級教師2人,泉州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名師有50多人,高級教師46人。
2000年以來,學校先后投入一千多萬元資金,按照直國家示范性高中標準,優(yōu)化辦學條件。完成的塑膠田徑場、體育館、校門、司令臺重建改建;新建實驗樓“南益樓”一幢(基金會出資)、學生宿舍2幢“公毅3、4”、教工宿舍1幢、光華樓一幢;新建“地理園”、“生物園”和“果樹花卉實驗區(qū)”;教育教學設備按照示范高中標準配足配齊,率先在每間教室配備“三機一幕”等多媒體設備,有近300臺電腦。健全校園網,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系統(tǒng),基本實現(xiàn)教育教學、行政辦公電子化、信息化。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公毅”校訓,秉承“手腦并用、文理并重、和諧發(fā)展”的辦學思想,形成了“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校風學風優(yōu)良、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良好辦學格局。
“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始終是國光中學的辦學追求和奮斗目標。在創(chuàng)建學校辦學特色的過程中,我校的多種教育要素,如光前精神培育新人、特色校本課程建設、藝術教育正逐步凸現(xiàn)其個性,已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提出了“用光前精神立校,以公毅校訓樹人”的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準則,全體師生員工齊心協(xié)力,開拓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學校的各項事業(yè),取得豐碩成果。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有序開展,學校整體辦學層次再上新臺階。與此同時,深入推進辦學特色與課程的結合,承擔省改革試點項目“開發(fā)特色課程,形成辦學特色”的研究工作,學校也獲評首批“福建省基礎教育(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研究基地?!薄?
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核心任務是提高辦學質量。在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過程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以提升辦學質量為主題的校本行動研究。牢固樹立以“學”為中心教學觀。實現(xiàn)了從重教向重學轉變,從重知識傳播向重能力培養(yǎng)轉變,從重認知向重情感轉變,從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從重教法向重學法轉變,從重繼承向重創(chuàng)新轉變。堅持實施問題解決式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教師不斷改變那些非理性、無意識、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常態(tài),構建高質、高效課堂。學校積極倡導在教學中搭建師生對話與交往的平臺,努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國光中學向來以優(yōu)異教育質量著稱。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以來,學校堅持“理直氣壯抓高考,持之以恒抓考評”,高考成績一年上一個臺階,受到上級領導充分肯定和社會好評。近年來,高考質量連年穩(wěn)步提升。本科上線率穩(wěn)居90%以上。2012年高考,高三年十班54人全部上本一(重點大學),福建省《東南早報》作專題采訪報道;吳平同學以總分680分,位居福建省理科總分第28名,南安市第一名,并錄取清華大學,《南安電視臺》、《南安商報》作專題采訪報道。2013年高考,國光中學本科一批(重點大學)上線人數(shù)達到565人,創(chuàng)學校歷史最好成績。其中理工類本科一批上線率達到65%,上線人數(shù)和上線率均居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前列。更可喜的是,蘇志堅同學和王淑惠同學分別被中國美術學院城市景觀專業(yè)和服裝設計專業(yè)錄取。至此,近3年我校已有4名學生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
國光中學自創(chuàng)辦以來,已培養(yǎng)出4萬多名高初中畢業(yè)生,校友遍及五大洲。有李龍土、陳桂林兩位院士,有劉再復、潘旭瀾等文壇名將,有省部級領導干部,有世界羽壇冠軍,有全國勞模,有著名的企業(yè)家和各行各業(yè)的精英。
國光校友傳承光前精神,感恩回報,反哺母校。這是國光教育的成果之一。他們的精神和善舉極大地鼓勵和影響了廣大的在校師生。戴明瑞、戴克華、李仲樹、李金聰?shù)纫慌S褳槟感>杩罹栉铩?011年7月,巫庭光、張高賢、李鐵圣、黃敏敏、劉向東、吳浩沛、林翔云等一批校友,倡議并成立“國光校友感恩基金會”,至今已有1146位新老校友參加感恩活動,籌集善款港幣138萬多元,人民幣109萬多元,并成功舉辦三屆獎教助學頒發(f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