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鐵力市第二中學課改的起步是在2008年9月,課改的初衷就是如何解決課堂上學生睡課減少,如何讓學生拿到高中畢業(yè)證,學校如何能不在伊春市撤并10所高中的名單上出現(xiàn)。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以來,短短四年時間,一所縣級普通一般高中就成為全省課改名校:2010年12月鐵力二中承擔了伊春市普通一般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2011年6月鐵力二中成為黑龍江省首批多樣化、特色化實驗高中;2011年11月鐵力二中承擔了全省普通一般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場會議;2012年6月鐵力二中加入《中國教師報》名校共同體,成為全國教師培訓基地;2012年鐵力二中成功舉辦了8期“1+3”課堂教學模式培訓會,接待了60余所初高中學校1200余人。
一、課改初衷
2007年建校之初,普高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一言堂”“傳授式”,課上教師侃侃而談,學生大多昏昏欲睡。學校想盡各種辦法不讓學生睡課,但無濟于事。由于學苗是鐵力一中、馬永順中學公費、自費之后錄取來的學生,中考成績300分以下的學生占20%,300-400分的學生占50%,400-500分的學生占20%,500分以上的不足10%,被人們戲稱為“四類高中”。傳統(tǒng)課堂上跟得上教師講課進度的學生不足三分之一,這樣的學生能畢業(yè)嗎?這樣的學校能生存嗎?教師的專業(yè)能發(fā)展嗎?
二、外出取經(jīng)
一次偶然的機會給劉強校長帶來了智慧的火花。2008年4月,劉校長一行三人到哈市聽講座,聆聽了省外幾位課改專家校長的講座,面對專家描述的課堂情境既羨慕又懷疑:課堂真的可以少講或不講?課堂真的可以由學生主宰?課堂真的可以是生命的狂歡,知識的超市?
2008年9月,劉校長帶領新高一年組一行13人前往杜郎口中學考察。我當時是高一年級主任,20年的教學生涯告訴我,備好課、上好課,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是我的座右銘。到了杜郎口中學,我看到的場景讓我震撼了:教師課上點撥精講不到10分鐘,35分鐘時間是學生在精彩展示、交流互動,學生是那樣的瀟灑自如,那么的自信。這樣的課堂不就是我讀書時一直夢想的課堂嗎:老師講課之前我通過自學會做的知識,一直希望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展示,可上課時課堂一直是老師在控制,偶爾回答一個問題也是老師點名,即使自己再想表現(xiàn)也不敢主動站起來,久而久之只能拿耳朵聽課了。
初中課堂做的這樣好,高中課堂行嗎?帶著這樣的疑問宋國副校長和我第二次到山東昌樂二中、兗州一中考察學習,看到的課堂一樣是學生精彩的展示,教師適時的點撥,課堂一樣是學生唱主角,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教師更像是導演,杜郎口的課堂模式一樣適用于高中。
四年來,我校外出學習的領導和教師達到60人次,占全校普高教師人數(shù)的80%。
三、大膽課改
經(jīng)過了前期考察學習,再結合學校自己摸索前行,《鐵力市二中“1+3”課堂模式》《鐵力市二中學生自主管理模式》《鐵力市二中導學案設計及使用說明》相繼出臺。2008年10月份首先在高一組兩個班搞試點,我親自在課堂上做嘗試課,提前設計導學案,課前指導學生預習,課上按照“交流研討、展示提升、當堂檢測”三個環(huán)節(jié)操作。開始設計的導學案學生不適應,同學科教師就征求學生意見,反復修改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導學案,課上重視學生交流研討的實效性、展示提升有效性、當堂檢測的及時性,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兩個月后,學生基本掌握了自學、交流、展示的要領,老師也漸漸得心應手了,課上睡課現(xiàn)象沒了,溜號的少了,參與學習的多了,課堂氣氛活了。通過月考成績對比,兩個試點班成績均有所提高,大家有信心了。我代表年組向學校職代會做了《高一課改情況匯報》,學校決定在高一年組全面推進。
全校全面啟動是在2010年9月,送走高三畢業(yè)班的老師大多是各科教研員,學校骨干教師。一年來他們大多還是旁觀者,沒有親身體驗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這部分教師可以說是學校課改的主力軍,引導不好也是學校課改的最大阻力軍。開學初,劉校長邀請佰榮副局長一行14人帶著各科教研員再去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考察學習,回來讓他們談感受、感悟、感想,親自做嘗試課,短短兩個月時間這些教研員就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了,學校課改全面啟動。
四、制度保障
為了保證“1+3”課堂教學模式有序高效地運行,我們建立了有效的保障機制。
⑴督導、驗評制度。學校成立由校級領導和年級骨干教師為主的課堂督導、驗評組,每天不定期地深入班級督導、驗評老師作課模式、學生預習交流的效果、展示提升的參與度,個性問題及時反饋,共性問題集中解決。
⑵年組晨會制度。年組每天早上用15分鐘時間召開晨會,對前一天教師作課情況進行反饋,同時有一名老師課改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提升。
⑶領導包科制度。學校選出6名中層以上領導深入到各學科和教師一起教研,一起備課,跟蹤聽評課并親自上示范引領課。
⑷師生評價制度。學校制定了《鐵力市二中教師發(fā)展性評價方案》,對課堂教學改革起示范引領作用的老師加大獎勵力度,四年共評選出36名課改先進個人,并在晉級、評優(yōu)、外出參觀、進修學習上優(yōu)先考慮。對學生評價同樣采取激勵策略,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和個人,學校組織他們外出旅游觀光,給予物質獎勵,并把他們的照片懸掛在走廊墻壁上方,作為全校學生學習的榜樣。
⑸教師包學生小組制度。每位任課教師包任課班級兩個小組,每天關注小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定期培訓小組長,召開小組會議,當好學生的參謀。
⑹教學年會制度。為了更好的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學校每學年舉辦一次“1+3”課堂模式展示年會。2009年12月25日,首屆教學年會圓滿召開,鐵力區(qū)域10余初中和高中100余人參加。2010年12月22日,第二屆教學年會承辦了“伊春市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伊春區(qū)域15所一般高中和鐵力區(qū)域10余所初中300余人參加。2011年11月24日,第三屆教學年會我們承擔了全省普通一般高中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場會議,全省600百余所高中800余人參加。
五、師生收獲
我校推行“1+3”課堂教學模式以后,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評價方式、育人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態(tài)度、自我管理能力等都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師生收獲著快樂與幸福。
1、教師的收獲。一是理念更新觀念轉變了。二是教學應變能力提高了。三是專業(yè)成長的步伐加快了。四是師生關系融洽了。四年來,教師獲得省級優(yōu)質課40人,伊春市級優(yōu)質課40人,鐵力市級優(yōu)質課30人,完成課改材料匯編40冊、導學案匯編4冊、論文集2冊、教育敘事集2冊,被邀外出講座教師10人次。
2、學生的收獲。一是更加自信了。二是更會學習了。三是學會感恩了。四是綜合能力增強了。五是學習成績提高了。四年來,我校三屆畢業(yè)生二表以上入段人數(shù)(含藝體特長)182人,占畢業(yè)生總人數(shù)的20%,三表入段人數(shù)580人,占畢業(yè)生總人數(shù)的63%。
五、借勢而上
鐵力市二中的課堂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但離高效課堂的宗旨還相差甚遠,止步就會徘徊不前,就會走回頭路,就會前功盡棄。為此學校班子成員和全校教師決定一鼓作氣,向高效課堂沖刺。在主管教育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全校教師的齊心努力下,在《中國教師報》專家的多次考察下,鐵力市二中決定加入全國課改名校共同體,與《中國教師報》簽訂為期一年的高效課堂培訓協(xié)議,被《中國教師報》確定為全國教師課改培訓基地。
一只花開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鐵力市二中正在積極謀劃,形成區(qū)域課改互動,省內(nèi)二十幾所高中、初中有意向和我們建立聯(lián)誼校,鐵力市四中學校領導多次與我校洽談,商討高效課堂培訓事宜,派出100余名教師參加《中國教師報》在我校舉辦的三期高效課堂培訓。
全國課改的步伐正在加快,2012年12月1日,黑龍江初中300余所學校校長在綏芬河發(fā)出聯(lián)合宣言:成立龍江課改共同體,加快龍江課改步伐。七臺河市全部初高中學校全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與傳統(tǒng)課堂說“再見”。
有這樣一則大家熟知的寓言:從前有三只小鳥,一起出生,一起長大,一起從巢里飛出去。一只小鳥飛到樹梢,看到地上的雞鴨牛羊,覺得自己已經(jīng)高高在上了,便心滿意足的停留在樹梢。其余兩只小鳥飛到云端,一只小鳥飛到云端,被五彩斑斕的云彩陶醉了,變停留了下來。剩下的的一只心中充滿著活力,激情四射,永不言敗的不停向上飛著,他決心飛向太陽,與太陽比比誰的活力大。最后,停留在樹梢的小鳥變成了麻雀,停留在云端的小鳥成了大雁,那決心飛向太陽充滿活力、激情四射的小鳥成了雄鷹。
我市的義務教育基礎良好,領導和教師的改革意識很強,欠缺的是課改的氛圍和強力推進的措施,我相信,只要領導親力親為,教師齊心努力,鐵力的教育事業(yè)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